※ 引述《Hosh (慢慢等)》之銘言:
: 晚安各位巨乳巨屌大哥哥大姊姊們
: 前幾天看了館長的直播
: 在想
: '台'這個字是褒義還是貶義啊?
: 館長有說:我就是台,身為台灣人不台要幹嘛?
: 照館長這樣說
: 那些路上的台客是不是在將台灣的文化發揮到淋漓盡致?
: 那台客對於台灣來說是不是很重要的存在?
: 畢竟現在那麼多人不是走日系就是韓系
: 這麼多人想將台風發揚光大,報章雜誌是不是應該拍他們來當封面之類的讓全世界知道
?
: 有沒有卦?
詞彙的使用會隨著不同的時空背景與當下的情境脈絡而有所不同,這不論是傳播者在書寫
傳播,或是讀者接收的意義建構都是如此。
比方說十年前,台灣吹起"哈日"風(特別是時尚的),這個時候說別人很"台",本身就有貶
意在其中,因為在當時哈日相對與台式,在文化的位階上仍然存在著高低之別(社會氛圍
所影響,並非真的日本文化就是高階與台式文化)。
當然,意義也可能會有"翻轉"的可能,如果我們深處國外,在餐廳中翻到一道菜叫"台式
牛肉湯",則台這個形容反而形成一種地域形容的,具有特色的,我們反而覺得台或許反而
有點稱讚。
重點還是在於"台"這個詞,其背後"所指"的意義指向何種事物。
語言學家喜歡用武斷的(arbitary)來形容符號(符號具)與其背後所指(符號義)的關係。
回到館長使用台這個字,或許我們已經將這個意義,指向了"心直口快","霸氣","強壯"
,或甚至是"力量"等等的"感知"。以上這些連結並非貶抑,當然也給了台這個詞彙的褒意
。
有趣的是,近來以"台客"為形象符號的伍百,當其代言了華為手機,或許一般人也間接地
在思索這其中的意涵與所指? 因為當華為手機試圖要將"台味","台客"使用,這樣試圖去
把原產於中國大陸的企業產品,武斷地(任意地)灌上台式形容,我個人到覺得這是很有意
思的操作,因為一方面引發了台灣人對於台這個字的捍衛,它也某種程度地,透過台這個
字,試圖去建構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比較敏感一點的人,就會聯想到,是不是一種企業
在意識層面統戰的巧思。
無聊手機回文騙騙p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