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han09138 (tony wu)》之銘言:
: 如提
: 小弟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 過去公務員人人喊打 每次只要是跟公務員有關的議題就被噓
: 但這次的國旅卡事件 政府完全錯估了風向
: 目前國旅卡 在人民知道那其實不是福利 而是公務員的不休假加班費後
: 鄉民風向意外的稍微轉向站在公務員這邊(難得的現象)
: 可是更奇怪的是 政府(黨工)可能發現風向好像不對
: 馬上故意拿學生當替死鬼 搭配新聞媒體 嚴重放大納粹事件
: 結果本來少數難得風向偏公務員的國旅卡 強制消費8000事件就被洗掉了
: 有沒有國旅卡事件 默默的被學生的納粹遊行洗掉的八卦?
: 感覺學生好可憐 都被黨工利用來洗掉不利的風向
其實這件事情我是滿訝異的,因為一個政策的推廣,都要做詳細的分析,
看了一這案子的成立,很明顯就是先射箭再畫靶,
這也充分反映了現在公務機關的大問題。
之前看到某位網友有講到,快下班了才被通知要趕快收集資料做可行性分析,
姑且不論這資料來源是否真的正確,或者這短時間對於承辦者是否過於血汗,
政策應該是要經過縝密思考,考量可行性,效益性而提出,
對於這位網友口中的長官我覺得還算好了,還願意聽聽評估結果,
殊不知現在有多少政務官,或者非基層出身的資深長官,
一進會議場就說出他要的結果,然後再要求做出符合她結果的評估,
後果可想而知,審計稽查效益當然是評估者寫報告,長官升官發財去了。
想當初說三級機關也就是方案制定者首長改為政務官,一堆人拍手叫好,
不過想必日官派後根本連開會都不用討論了,絕對是符合上意做的評估,
國旅卡也不過只是開始,有多少重要的案都是繞過立法院用行政命令來改的呢?
上次大選也是投帶給希望的DPP,但是這些長官上去後,
發現真的都是政治人物,碰到問題永遠都不聽法律建議跟分析結果,
永遠都說這些是政治問題,要用行政裁量權作政治處理,那為什麼要政治處理呢?
其實還不是為了下次的選票,沒刻意要帶風向,但是真的很失望,
檯面上的長官,目前僅剩下支持柯P,沒有包袱只想做事情的人,
我看只剩下他,剩下的人物都已經被選票給綁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