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xuite.net/trshang/articles/386221673
二戰後,日本在盟軍的指導下,本來也要廢除漢字
因當時的學者認為漢字過多,會影響人民的學習與民主教育發展
但經過一場測驗後,發現日本人的漢字辨識率極高,只有2.1% 不懂漢字
漢字在日本1600年,早已是日本文化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同樣的對岸的支那,當初也為了怕文盲過多而搞出支那簡字
但漢字能發展2000年而無大變,早已是成熟的文字(相較於甲骨文等),
是傳承歷史文化不可欠缺的一部分
無論在書法,字詞的精神傳遞,都不是支那簡字可以取代
台灣很慶幸,我們使用的是我們祖先留下,傳承兩千年的正統漢字
不是難看,又從字的結構無法傳遞意義的支那簡字
韓國想去漢化,不用漢城,不用漢字,最終 終發現漢字的偉大
※ 引述《DuncanHines (DuncanHines)》之銘言:
: 據說日本人有時也會嫌漢字難唸,更別說難寫
: 日文把漢字去掉會怎樣,對歐美人士會更好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