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10O (超級喜歡兄弟象)
2017-01-27 19:43:28→ gp6ej3: 很便宜的風衣外套呀,無關潮與否打折時櫃上頂多4千左右01/27 17:48
風衣外套四千塊?
四千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找各廠牌的windstopper布料的風衣效用都比這牌子好
另外也看到一篇文 大家看看就好
http://www.storm.mg/lifestyle/212436
我的父母都是台灣紡織工業的先驅,機能性服裝是他們從GORE-TEX問世以來,至少30年前
就開始接觸的產業。整個紡織產業,國際貿易履歷完整,從布料,主副料,拉鍊,鈕扣,
車縫,黏扣帶,鬆緊帶,釦具,平織,針織,組合,成衣工廠,設計,OEM,俗稱一條龍
全部都玩過,光是用聽的我就學不完。
我在學習紡織專業的過程中,明晰地了解到整個機能性服裝的世界領域相當廣闊,需要涉
獵一定程度且深度精確的實作與知識,如果沒有精進自己與持續學習的心態,單純的熱情
將無法支撐你在這個領域的長期發展。作為一間專業的品牌門市銷售,只有最正統的專業
知識,才能打從心底打動每一個走進這間店的人。
這幾年,在我們的品牌門市裡,「這間品牌」是非常經常出現的關鍵字,出現次數已經多
到足以令人精神分裂。並不是我們不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而是這四個字如同陰魂不散一
直找上我們,客戶要求我們為他們做出品牌間的比較與解釋。我稱這個一窩蜂的熱潮叫做
「極度現象」,這個現象僅僅只有出現在台灣,沒錯,當你飛出桃園機場以後就再也看不
到。
這樣說吧,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件真正具備防水防風透氣的專業機能性外套,你就必須在機
能性服裝領域裡面尋找這些專業的品牌,The North Face、Arcteryx、Jackwolfskin、
mountain hardwear、mammut等等,當然還包括我們代理法國的 SUN VALLEY TAIWAN,全
球有上千個為戶外運動而生的品牌。
很殘酷的說,「這間品牌」完全不是這個龐大機能性服裝領域的一員,差得遠了。當客戶
問我那為什麼「他們」要取這個容易令人混淆的名字時,我只能雙手一攤,天曉得。
從一件機能服的製程標準來說好了,一件標準GORE-TEX Active 衝鋒衣連內膽填充或內裡
,全件重量應該是大約落在700-1100公克上下,視每間服裝品牌製作方式,內裏搭配不同
而異。嘿,你知道嗎,「這間品牌」裡歸類為最高規格,具備有10000mmH2O防水係數的雪
衣,卻擁有近1.8公斤的重量(GORE-TEX的防水係數大約落在20000mmH2O到30000mmH2O之
間,端看測驗規格標準,另外,也不是只有GORE-TEX才有防水,他們只是先驅者)。
這當然不合一般邏輯,在戶外領域裡沒人會這樣做衣服,更不用說一般款式上,對防水機
能而言沒有意義的三層門襟拉鍊,本身就不是使用防水薄膜面料的情況下,再多層門襟對
防水也完全沒有助益,只是徒增重量。當然,每個品牌有每個品牌的風格,如果考量的是
獨特設計,那這就是另一回事。
很多人到現在都還不曉得,「這間英國服裝公司」打從最初就沒想過要做機能服,他們也
沒有說他們是,這只是消費者一段美麗的想像。仔細觀察,從領口和袖口的設計,你可以
看到非常多只有休閒服裝品牌會有的基本設定,大束口的彈性帶,外露的鬆緊繩,塑膠拉
鍊,無法妥善固定的帽體,厚重的面料,再再都顯露出了這間年輕潮牌,與機能性服裝領
域的距離。
那為什麼會在台灣這麼紅?很簡單,他們有個厲害的代理商。「這間品牌」在台灣的代理
商,是長年在台灣扎根,非常熟悉台灣服飾品牌經營模式的港商——包豪氏企業,過去他
們自創的皮件品牌TOUGH剛開始在台灣非常受到歡迎,我個人到現在都還是使用他們的皮
夾,但是在香港本地並不像台灣那麼反應熱烈,近幾年不特別找的話也較難在香港看到專
賣店,當然還是有的。
總結來說,包豪氏是間非常深耕,並了解台灣在地文化的公司,成功代理運作了這隻英國
年輕化的品牌,相當卓越的成功。這點,同樣身為品牌經營者,不得不佩服他們獨門的經
營和行銷。
你聽膩了用「防潑水」來掩飾「不防水」的一些網拍業者,也在騎車回家的路上打了不少
次哆嗦。購物追求的不一定是物美價廉,不過可以是物有所值,一分錢,換得一分貨。
在本地市場總是一窩蜂的熱潮中,你是那個可以看透表象,察覺真相的人嗎?我不曉得,
但是我希望所有信任我,和我購買服裝的朋友,都能穿得暖和,買給家人後,家人穿得舒
服,在山上的朋友能夠安全,騎車的朋友不怕風吹,能夠紮紮實實的知道自己穿著什麼,
買了什麼,這樣就夠了。
2017.1.12 16:55 補充:
嘿,壓根沒想到會有人去分享這篇我在昨夜凌晨,看到這則新聞之後連夜發在我個人動態
頁的文稿。發這篇文章的重點,其實我在結尾表示得相當清楚,我希望我的朋友,我的客
戶,能夠紮紮實實的知道自己穿著什麼,買了什麼。
任何議題往往一體兩面,不同的立場,視角審視之下,一篇「淺談」的文章註定不能完美
傳達我百分之百的原意,因此當這篇文稿被廣為分享傳遞之後,相信必然有網友覺得我在
說別人的壞話。
不,同樣身為一個品牌經營者,除了專注在服裝技術本位,藉由形象塑造品牌光環是我們
經營範疇之內的工作。關於這一點,我的文稿內容已經提到,我對該公司在本地的行銷成
功感到佩服,多希望我們在經營品牌的路上也能掌握到那組關鍵密碼。
我的個人臉書上有非常多我的客戶,同時他們也是我的朋友,我們非常重視客戶對「知」
的權利,有些銷售過程,我們甚至看起來像是客戶的導師,給予客戶關於紡織專業正確的
認知,因為這是我們一間在水溝旁的巷弄小店,所能留下客人的法寶。每個人都有權利喜
歡任何品牌,喜歡的本質就是支持一個品牌的動力,我不是來干涉你的思想,是讓渴望求
知的人想一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Adam Lin臉書(原標題:淺談極度現象)
※ 引述《aswq17558 (我尬易開小號)》之銘言:
: 邊緣人必備的衣服呀
: SUPERDRY
: 超乾
: 先告訴大家自己超乾
: 然後就能繼續邊緣了 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