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時
2.完整新聞標題:
低薪、凍漲怎麼辦?他們去新加坡「南漂」
3.完整新聞內文:
如果你30歲,已有年薪百萬的工作,你會離開舒適圈嗎?
「我不想對我的人生放棄,難道我的夢想就值一百萬?」
35歲的潘建智三年前大膽做了一個決定,辭掉做了七年,百萬年薪的穩定工作。當時他在
半導體公司擔任製造部技術員,生產線單調的工作,讓他對人生失去了方向和動力,他決
定追尋新的可能。
「在電子公司,好像我人生就這樣,好像什麼都沒做到,我在工廠是螺絲釘,我能做得很
好,但除了這樣,還能做什麼?」
潘建智當時的夢想是出國看世界,他看到新加坡的求才廣告,透過仲介,找到了新加坡一
家火鍋店的工作,因為認真俐落,他被一家西班牙餐廳老板挖角,從完全沒吃過西班牙海
鮮飯,到「只要看一下就知道火量,就知道米有沒有熟」,2015年他還去澳洲參加比賽,
拿到西班牙海鮮飯的烹飪冠軍,從店員做到店經理,滿滿的成就感。潘建智說「現在有種
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感覺,學習到如何從一間小店發展到企業連鎖。」
勇敢跨海求職的還有淑芳(化名),和潘建智不同的是,淑芳是因為無法忍受台灣的低薪,
逼得她為自己找出路。政大畢業的她,在台北的傳播公司工作了十年,薪水才三萬多。
2011年她到新加坡的電視台工作,薪水漲三倍,讓她有能力在新加坡市中心,以1600萬台
幣,買了一間帶有游泳池的私人公寓。「來新加坡6年,發現當初做的決定是對的!」以
她在台北的薪水,恐怕買不起台北的房子。
台灣年輕人的幹勁和中文優勢,在新加坡就業市場相當受歡迎,28歲的饒家瑜五年前大學
一畢業就到新加坡工作,在一家新加坡貿易公司負責東南亞和大陸地區的採購,憑藉她的
中文優勢,不定期出差去大陸採購產品,銷售到東南亞各國。這份工作的月薪大約55000
台幣,她大學畢業第一個月的薪水,就足夠她買一支iPhone犒賞自己,工作四年後,饒家
瑜找到另一份醫院行政管理工作,免去出差的辛勞,而且薪資再升級。
台灣年輕人為了追夢,對抗低薪,勇敢離開舒適圈去異國打拚,薪資提升,眼界也更開闊
。在銀行任職的朱先生,被公司派往新加坡,36歲的他說,「台灣打的是亞洲盃,出來才
發現大家在打世界盃」,他現在的業務擴及整個東協。他們在新加坡的辦公室人員近年擴
增了四倍。
一般來說,新加坡白領的薪資約為台灣上班族的三倍,一項由新加坡三所大學在去年做的
調查顯示,2015年新加坡大學畢業生的薪資為3300星幣,約相當於八萬台幣。而且年輕人
在新加坡購房不像台灣遙不可及,如果夫妻倆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兩人自備兩
百多萬台幣就可以購買政府組屋,若取得新加坡公民,自備款更低,因此不少人赴星工作
穩定之後,通常就會申請永久居民。近年赴星工作的台灣年輕人,行業遍及工程師,中文
幼教老師,航空地勤,金融業和餐飲零售業等,粗略估計,目前在新加坡的台灣人約有三
到四萬人。
不過,新加坡生活費也相對較高,其中尤以房屋租金為最大開銷,約為台北的三倍,如果
不是公司派駐,附帶住房補貼,則需忍耐多人分租的不便,以降低租金支出。潘建智最初
為了省租金,曾經花250星幣(約六千台幣)分租,住進14人一戶的公寓,所有人共用一間
衛浴,苦不堪言,後來工作穩定後陸續搬了五次家,大費周折,才找到滿意的租房。
另外,文化衝擊和思鄉情緒,也需克服。
從土木工程研究所一畢業就進入中鼎公司工作的Wille,幸運派赴新加坡參與地鐵工程的
興建,派駐新加坡,薪水漲近三倍,來星一年,他說「很新鮮,很好,乾淨,好玩,但很
想念台灣的早餐。」他每個月定期參加台灣年輕人在新加坡的聚會,聊慰思鄉之情。
台灣停滯的低薪和薪水凍漲,讓愈來愈多年輕人將目光投向海外,中英文都能通的新加坡
,是西進大陸之外的另一選項,加上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再使新加坡成為關注焦點
。
(中時電子報)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30000422-260405
5.備註:
說個笑話 以前念書的時候常常聽到
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