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對漢語言本身有點研究,以下是一些見解,若有指教或疑問
歡迎點出。
首先個人很不喜歡「方言」這個詞被大家濫用,大家是怎麼個濫用法?就是稱官話為
「國語」,而閩南語、客語等為其「方言」,這是完全錯誤的,而這概念卻因為政治因素
而被通行至今,實是詭異。來講講其他國家怎麼使用「方言」這個詞的。
大家知道日本是以日語為官方語言,如果有接觸一些日本動漫、小說或是日劇的話,
應該會知道日語也有「方言」的,有關東方言、近畿方言(也就是大家所俗稱的關西弁、
關西腔)、九州方言等,可是你會發現到大阪人(像是松井風花)並不會因為自己操著近
畿方言,於是東京人(像是倉田紗南)就聽不懂,這現象並不會發生的。目前來講,咱們
最常接觸的日語是關東方言,各位所熟知的「ありがとう」(Arigato)在大阪人口中就
成了「おおきに」(Okini),但雙方都知道二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謝謝。
再以朝鮮半島為例,大家都知道他們是以韓語為官方語言,他們也有「方言」,像是
平壤人是操著平安道方言,首爾人則是以京畿道方言為主,但是他們講的都是同一個語言
,所以兩韓人民說的話彼此也聽得懂。
又以英語為例,因為英國是強大的殖民帝國,素有「日不落國」之稱,英語的使用人
口散布在世界各地幾乎是每個角落,成了全球目前最重要的語言之一,當然也一定有「方
言」了,而且甚至發展成「多中心語言」,也就是在一些國家都以其為標準語,但方言可
能與其發源母國不一樣了,基本上語言學家已經不再把倫敦或英國上層人士的英語作為唯
一的「標準」英語。自從十七、十八世紀以來,美國英語、加拿大英語、澳洲英語、紐西
蘭英語開始發展,成為獨特的方言,並且有各自的地區性語詞、語法和語音。其他像印度
英語、東南亞英語、加勒比地區英語和非洲某些新興國家的英語,都各自受到了當地語言
影響、具有語音和詞彙上的特點,但無論如何,英語使用者應該會聽得懂操著不同方言的
英語使用者的話。
說到這裡,你或許明白為何我會說大家在濫用「方言」這個詞,因為「方言」並不將
其視為是「獨立語言」,多種方言匯聚而成的才叫做「語言」,方言間不具文法差異,僅
有腔調、慣用詞、文字拼寫上的差異而已。所以在此試問,閩南語、客語和官話難道是「
同一種語言」?可見,這是使用同一種文字系統的三種不同語言。
閩南語有泉漳片、潮汕片、東南亞福建話等方言,而底下又分有好幾個小片,即次方
言。像是泉漳片的底下就有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和臺灣話(臺語),臺灣話又大致可
細分為南部腔、北部腔、鹿港腔、宜蘭腔等腔調。所以,臺灣話其實是屬於閩南語的一個
方言,但不能說是「官話」的方言,也不能說是獨立語言。剛說過,方言間不具文法差異
,僅有腔調、慣用詞、文字拼寫上的差異而已。
照這樣看來,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都是西伊比利亞語,怎麼不說是「二種方言」呢?
誤會大了,在嚴謹定義上,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真的是互為方言關係,無論是發音和語法
都差別不大的,二國能用各自的方言彼此溝通,其實在這標準上並非二種語言!可見,這
是使用不一樣文字系統的同一種語言。
大家應該也明白,是誰讓「方言」定義曲解了?應該就是政權吧,其實大家都操著各
自的方言,當然沒有所謂的「標準語」可言,都是當權者說得算了,事實上在學術界這叫
做「標準化方言」。舉例來說,官話有不同方言,有西南官話、江淮官話、中原官話、東
北官話、北京官話等等,但是目前兩岸政權均以北京官話作為標準語,因為清末民初的國
語運動而將「新國音」視為「標準語」。
以個人來講,自己創了個「官外漢語」一詞來稱呼官話以外的漢語言,包括閩南語、
客語、吳語、粵語等。在此須注意的是,漢語不是種語言,也不是種方言,而是語族,乃
語言學上的分類方式。
既然兩岸的共同標準語均為北京話,而無論是中國大陸或臺灣,兩岸各自各地都有不
同的方言存在,兩岸政權均為了便於統一不同地區之間的溝通交流,採取一系列促進北京
話推廣於社會應用的政策,那麼勢必會排擠掉官外漢語,對文化保存的這層面來探討的確
是造成不少衝擊,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語言,也很難全然保留固有文化了,如今年輕一代甚
至不太會操著自己家鄉的方言,只有一口的京片子。在中國大陸這政策叫做「推普」,即
推廣普通話,而臺灣這邊則是「說國語運動」,共通點都是將北京話視為是正統中文,而
中文是一種語言,至於官外漢語則都是方言。
http://i.imgur.com/Wy8b81T.jpg
http://i.imgur.com/o7h5t7H.jpg
在語言學的層面探討,官外漢語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由於當今北京話(即新國音、
現代標準漢語)失去了入聲、尖團分明等特性,導致在探討中古音時會有些問題存在。像
是國文課要大家分辨一個字的平仄,遇到國、菊、竹等入聲字,大家要是不會說官外漢語
或是日語、韓語、越語等,就只能靠背規則來分辨了,但是那很麻煩。(日語、韓語、越
語之漢字音讀仍有保留入聲讀法,但保留方式不盡相同。另外關於官話的入聲辨識規則,
請詳閱:http://goo.gl/xdDzEi)
什麼是尖團分明?如果你會官外漢語,會發現「劍」和「箭」二字在官話都唸
ㄐㄧㄢˋ,但是在官外漢語、日語、老國音這二字聲母仍有差異,如下表。
http://i.imgur.com/BCit4Cj.jpg
「劍」在閩南語唸kiam(類似於ㄍㄧㄤˇ,閉口音),老國音唸ㄐㄧㄢˋ,團音;
「箭」在閩南語唸tsiàn(ㄐㄧㄢˇ),老國音唸ㄗㄧㄢˋ,尖音。
也就是說,現代官話是尖團不分了,二個字都唸ㄐㄧㄢˋ。因為原本的聲母「ㄗㄧ」
被併入ㄐ,其他如「ㄘㄧ」也併入ㄑ、「ㄙㄧ」也併入ㄒ,也就是「顎化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看過「基隆」的英文是寫Keelung,這個Kee就是團音字的拼法
;一些舊式拼音(即郵政式拼音)會把北京寫成Peking,天津寫成Tientsin,京和津二字
也有著尖團音的差異,所以英文拼寫上是照著官外漢語的唸法。
總而言之,在文化上或在語言學上,官外漢語真的值得大家守護,因為有著悠久的歷
史文化淵源,與中古漢語音相當接近,來講流傳千年的語言難道不是很酷嗎?而發揚它的
方式就是好好使用,教導人家是第二步。
然而不是只有兩岸才有排擠其他方言這檔事,回顧各列強的殖民史,像是剛剛提過的
英國就殖民過北美、紐澳、非洲等地,因為殖民政策、族群分布較雜且邁向融合,或是語
言使用者對自己母語的忠誠度減少,自願放棄將母語傳遞給下一代等種種因素,目前也都
是處於瀕危狀態,都值得大家重視。
什麼是母語忠誠度?簡單來說,假設你今天操著一口南部腔臺灣話來到臺北,縱使語
言政策解禁,但你會因為大家都在說官話,而你怕不說官話會追隨不上大家的腳步,或是
怕被扣上幾頂像是鄉巴佬、土包子、仍未接受所謂的「文明」等帽子,直至今天乃至「臺
灣國語」都經常成為被訕笑的對象,其中訕笑者就包括媒體在內。至於原住民這邊也因為
被快速漢化、改姓等,進而影響他們的文化認同,加深對原住民自有文化的自卑。如今臺
灣儘管標榜著多元文化,但未必真心擁抱多元,現在就連語言、文字、拼音系統等都可能
成為政客之間的口水紛爭工具。
我想補救這現象,補救以前那加諸在咱們身上的錯誤政策所造成的傷害,於是個人學
了三種臺灣話拼音,包括教會羅馬字拼音(即白話字)、臺羅拼音和臺通拼音,其中是建
議運用臺羅拼音,並且學習書寫、閱讀臺文(無論是全漢、漢羅、全羅),然後積極參與
校內閩南語朗讀活動,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個人不希望傳承幾千年的語言咱們這一代終結
,但願一切都還來得及。
謝謝你們來看這篇又臭又長的文章,個人不奢求這篇文章能獲得多少關注,只期盼大
家都能一同守護母語。雖然將來自己不是想走往語言研究學這條路,比較想往氣象研究這
方面發展,但就想要助自己的母語一臂之力,僅此而已。願咱們都來為其推一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