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教育跟現在的學生就知道了
少子化 就代表競爭強度衰退 各個爸寶媽寶
大家都在有限的資源混日子
要求他們很會念書很會做事將來怎樣 他們就覺得沒必要
以前的年代 高中學生看起來像大人 現在大學學生看起來像高中生
穿制服比穿便服看起來還成熟 越來越像外勞
少子化的環境下 要培養素質好的人越來越難
因為有劣幣趨逐良幣的情況
假設以前有一百個人 良好的那群 樂觀算30% 也有30人
他們就可以有相當的組織
但是現在剩50人 30%也就15人 組織強度還有產生的正面力量就沒有30人來得好
即使carry比例一樣 但問題就在於規模縮小了然後較差的70%又比以前更享樂
那這些30%的TOP心態上就會開始鬆動 而且鬆動的感覺越強
"不如我也不需要這樣努力 不需要好像多厲害 反正大家都差不多"
"比別人好一點就好 找個自己的天地 窩起來"
台灣有少子化問題之後大概就是一直處在這種狀態
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規模縮小
這個情況是一個國家建設 社會發展的規模縮小
大量的空屋 廢棄工廠 老舊建築
影視產業萎縮
一片愁雲慘霧
接著開始循環上面所說的
造成少子化的原因就是沒錢
高房價嘛
兩者關係一定是相關的
有錢人口袋很深可以等 但是生育能等多久
可以一路等到40 50歲在結婚生子嗎
最根本的問題 不管哪個政府
沒解決 那說拚經濟做多好都是假的
人民都不太想生了
好個鬼
※ 引述《doggy1985 (火鍋人)》之銘言:
: 少子化的社會問題
: 很簡單的道理
: 六十萬人的第一名和十八萬人的第一名
: 有沒有差別?
: 或許有 或許不多
: 但同樣的第二名呢? 第三名呢
: 以此類推
: 越年輕的素質越低 是真的有可能
: 這是一種肯定會發生的事
: 台灣社會繼續少子化下去
: 最後會出現的只有一群八家將和自以為非常厲害的蠢蛋
: 菁英還是會出現
: 只是會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