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801109g (莫仔)》之銘言:
: 如題
: Uber說自己是媒合平台的資訊業
: 但怎麼會還要跟司機抽車資?
: 如果是媒合平台
: 不是只要每次收一次性的媒合費
: 怎麼還會抽車資
: 如果Uber說抽車資就是媒合費
: 那都是在app上作業 沒有長短程的問題
: 怎麼會是車資抽成
: 應該是統一定價才對吧?
房仲業也是媒合平台阿
而且自由市場的仲介費用不是看你服務成本來決定
而是看你市場總產值的量來決定
比如說毛利高的產業, 如廣告,保險或資訊業
(毛利高不見得好做, 其實很難成交)
能給的業務或仲介獎金(或回扣)可能就高達10~20%
毛利普通的產業, 如土地房仲之類的
能給的業務或仲介獎金(或回扣)差不多就落在3~6%
毛利低的製造業
能給的業務或仲介獎金(或回扣)通常就在1%以下, 千分之零點幾也是常見的(因為量大)
換到以uber經營的角度
你說的沒錯, 他媒合一趟一百元的車趟跟一千元的車趟
乍看之下成本是一樣
但大企業看市場是看這市場的總產值多少
能接受我從這總產值中攫取多少%數的利益
那種規定東西要成本多少錢, 要賣多少價, 賣多少輛
是19世紀初工業革命剛開始普及的商業觀念
現在注重的是你能創造多少價值
你在依據你創造的價值來獲取市場願意給你的利益
而不是你投入多少成本就該得到多少回報這種共產思想
回推文實在太累
我這裡說一下uber的市場經營策略好了
假設今天台北車太多, 桃園缺車
那uber便或做些手段誘導司機往桃園移動
他採用的手段是
先把費用從20%提升到25%
這樣就比以往多了5%的行銷費用(不是只用5%,是多了5%)
那徵調來的錢他就會往桃園區去撒
怎麼撒呢
1. 給乘客優惠,目前桃園我聽到的是直接折價50%
2. 給司機優惠, 現在已經沒有了, 前一陣子我聽到的是在八德開有額外的趟數獎金
等於說是拿台北uber的錢去打桃園的市場
uber抽25%在計程車業算是不可思議的高
一般台灣車隊是通常是每月三千的月費, 再看區域每趟收0~10元不等的趟數抽成
但這種固定費用第一個對兼職的計程車司機不利
第二是無法統合更多資源來開拓市場
比如說大都會在台北很強
但桃園車很少, 車少乘客就少, 所以司機若從台北開來桃園
要嘛就直接開空趟回去, 要嘛就去車站冒著被本地司機幹的風險去拉客
而uber到外縣市開疆闢土直觀的作法是減損的台北司機的利益
但換個角度想, 若台北司機真載客去桃園
那他到桃園後也馬上就有接客的機會
以目前桃園乘客50%折扣的方案來說
今天一趟車趟的運費100元, 乘客50%折扣後要付50元
uber抽25%,要給司機75元
結果是
這一趟uber從乘客收了50元然後給司機75元
等於要虧25元
uber不虧這錢乘客是不肯主動用的, 司機是不肯跑的
要等市場成熟之後, uber才不用去虧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