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究:每周工作超過39小時危害健康
澳洲國立大學(ANU)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的工作會損害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因為僱員會
沒有時間吃飯、照顧自己。因此要能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工作,建議將每周平均工時以39
小時為上限,才能保障僱員的身心健康。
澳洲國立大學人口健康研究學院的Huong Dinh博士,研究8,000名澳洲成年人數據,作為
澳洲家庭,收入和勞動力動態(HILDA)調查的一部分。而約三分之二全職工作的澳洲人
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
博士表示長時間的工作會損害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因為會沒有時間吃飯、照顧自己。因此
,研究人員建議,需要兼顧家務的上班族女性,每周工時應為34小時;而男性在家務上所
花費的時間,大多數較女性少得多,所以工時最多為47小時為限,以達到生活與工作平衡
。
研究人員認為,生活與工作平衡是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而高達三分之二的澳洲全職僱員
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令民眾無法照顧個人身心健康。他們認為,社會應該改變工作態度
,消除長時間工作等如發揮好、勤力等的心態。
我國勞動部去年10月臉書公布2015年國際勞動資料顯示,前年就業者平均每年工時為2135
小時,去年則為2104小時,下降31小時。台灣排名也從第3降至第4名。若以全時受僱者之
每周工時進行比較,2014年每周經常性工時,韓國47.70小時、新加坡47.10小時、日本45
小時,我國為44.28小時。
2015年勞動基準法通過修正,將法定正常工時由雙週84小時進行縮減,自2016年1月1日起
,勞工一週正常工時調整為40小時。但許多企業無視相關規定,要已打卡下班員工繼續加
班,導致許多僱員工作嚴重超時,並且無加班費等補償。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4001755-2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