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宋朝文組治國的優點?

作者: darkofpolo (路人初號機)   2017-02-18 07:56:41
話說澶淵之盟跟貨幣戰的部分其實國中教用版都有給資料,看看老師用不用而已,課文
內文對於歲幣則是沒有下太多價值判斷,僅僅簡單陳述遼打過來、宋真宗跑去簽約,史稱
「澶淵之盟」這樣。
其他的就靠老師自己願不願意解釋這樣。
我通常是說,宋朝之所以採取澶淵之盟這樣的作法,一來是因為宋廷覺得打仗的開銷(派
那些"強幹弱枝"政策下的兵???你一定在kidding咪)龐大到寧願改用給錢的方式來換取和
平;二來是大量的歲幣輸入和遼宋的互市,吸引草原民族開始使用宋朝貨幣,許多民生用
品仰賴宋,等於是宋利用貨幣將遼綁上同一條船,等到過了幾年遼想要開戰,還得多多
考慮對著宋朝打下去是不是連帶影響自家的經濟崩潰。
至於宋代文組治國為什麼科技仍發達?
我個人是以科舉考試的角度切入的,所謂的八股文、標準答案四書集注,都是宋代結束
之後才有的,而在宋代科舉,通常都會考「策論」,沒有標準答案,變相鼓勵考生發揮
自己的想法來作答,對國家政治問題提出解答。
申論題能夠刺激學生動腦的影響力可是比選擇題跟填充題大多了.........
那麼,在「考試領導教學、教學形塑文化」的情況下,自然當時的社會,是會鼓勵讀書人
多多給出不同答案,在這方面,也許宋代是中國各朝裡,學術的自由程度較高的朝代之一
吧。
因此就算有很多守舊派,但如王安石、沈括這些滿腦子想替國家汰舊換新的改革派,也在
宋朝光輝燦爛過。
沈括更不用說了,《夢溪筆談》可是宋朝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百科全書吧?!
作者: darkbrigher (暗行者)   2017-02-18 08:01:00
噗 王安石一倒還不是全面作廢
作者: AnnaAJ (Anna AJ)   2017-02-18 08:04:00
蘇軾:皋陶曰殺之三 堯宥之三 歐陽脩:出處在哪?我怎麼沒讀過? 蘇軾:想當然耳(拎北唬濫的)
作者: whitecow (whitecow)   2017-02-18 08:20:00
馬囧已經完美再現八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