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幾個元素:
一、閒置資源:如閒置資產、閒置時間或閒置空間
二、社群:含提供資源跟付費使用資源的人
三、網路平台:人類幾千年前就懂得把閒置資產拿出來獲利,但我們不會說那叫共享經濟
四、互利:提供方和接受方都要有賺到的感覺,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所以共享不是出租,沒有人會說和運租車或YouBike是共享經濟
閒置資源擁有者是平台本身還是社群裡的人差很多,這牽涉到勞資關係跟誰繳稅
如果北市府只是提供一個像市集一樣的網路媒合平台,
但管理或爭議處理是買賣雙方處理、甚至可以互相評價,
那就算是共享,絕對不是租賃
只是目前看不到什麼細節,只能先瞎猜
把停車位的資源充分向大眾公開,讓更多人更方便找到大量原本不在市場上的停車位,
確實有助活化停車位資產,爭議處理是另一回事
只是這麼做比較能解決是商業區附近的停車問題,對住宅區的停車問題幫助不大
商業區跟住宅區的停車供需時段不同、停車時間不同、分佈位置也不同,
商業區停車位供應即使增加,也無助於住宅區停車位不足,反之亦然
商業區還要分是百貨公司或便利商店
百貨公司或大賣場自己或附近通常都有足夠的付費停車場,
在台北這通常不是違停的主因
但便利商店、郵局、銀行、店面等分佈較分散,也不提供停車位,
才是違停主因,但車主如果自認為只是辦個事一下就好,那還是會有一堆違停
因為他們就是不想因那「一下子」花錢跟時間找停車才寧願選擇違停
這部分只能從都市規畫去改良,共享停車位解決不了
住宅區停車需求又是另一回事,
住宅區停車位要不是晚上下班使用,就是一停一兩週,車主偶爾才開一開
所以很難共享出去,除非是像柯文哲這種有停車位卻完全沒有停車需求的人
但他們多數應該早就把車位租出去了
柯文哲說要從商辦著手,但多數人不會住在商辦附近
百貨公司大賣場本來就已經有停車位,
多數人也不會購物完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商辦去開車,
我個人覺得開放商辦大樓分享車位對住宅或商業停車需求都幫助不大
只能讓原本就住在商辦附近的少數人受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