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學者下結論之前
先要看看自己主子怎麼講
否則就是不孝順,該打
以下內容來自“蔣公遺德顯彰會”維基百科詞條
1986年9月,為紀念蔣介石百歲誕辰,日本一批政治元老和工商巨頭,
由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岸信介牽頭,在日本東京發起成立。初創成員高
達6000餘人,包括岸信介、灘尾弘吉等人。
10月下旬,遺德彰顯會在日本名古屋舉行首屆紀念大會,名人政要雲集
,場面頗為壯觀。而岸信介更在「蔣公遺德顯彰會」蔣介石畫像前,高
舉酒杯祝「中日兩國友誼永固」。
協會發起人岸信介在日本政壇背景深厚,除本人是日本第56、57任首相
外,其外孫安倍晉三為日本第90、96任首相;其弟佐藤榮作為日本第61
、62、63任首相、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75年蔣中正在台北逝世之時,
岸信介親赴台北奠蔣,佐藤榮作同行。
協會感念蔣介石對日恩澤。蔣介石在日本戰敗後,以「不念舊惡、以德報
怨」為對日政策宗旨,對日本施行寬大處理,包括:
建言美國保留日本傳統天皇制
反對蘇聯戰後佔領日本四島,而支持美國單獨佔領
日本滯留中國的軍隊、戰俘,悉數遣返日本
日本居住中國的僑民,悉數遣返日本
減除日本戰爭賠款
※ 引述《Divya (豬微雅)》之銘言:
: http://www.peoplenews.tw/news/23be1567-4b92-422a-bf16-f443e1003d25
: 二戰後對日「以德報怨」?學者戳破蔣介石謊言
: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0週年,中研院台史所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今(24)日舉辦「紀念
: 二二八事件70週年學術研討會」,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以「戰後美中體制與台灣人處境
: 」為題發表論文,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黃富三表示,戰後美中體制揭開多數作品未觸
: 及之面,具有將歷史拼圖完整化之功,並戳破蔣介石所謂「以德報怨」的謊言。
: 陳翠蓮表示,基於第一次大戰對德國索賠過鉅,經濟陷入苦境,德國人民心生不滿、仇恨
: 心理,一有機會就鋌而走險,再掀戰禍,部分人士主張勝者對敗者應採寬大措施,因而確
: 立了盟國對日本索償的重點。
: 她指出,1945年7月波茨坦宣言援用大西洋憲章的平等主義原則,揭示戰後盟國對日本賠
: 償的兩大原則,一,要求日本以工業設備及生產品等實物充作賠償,不另外索取賠償金,
: 二,盟國向日本索取設備與產品做為賠償,但以日本人民在戰後維持合理的經濟生活水準
: 為原則。
: 1945年8月15日戰爭結束,蔣介石發表廣播談話,呼籲以「以德報怨」的至仁精神對待戰
: 敗的日本侵略者,但在索賠問題上絲毫未讓步,「惟抗戰期間,我國遭受侵略損失極為慘
: 重,當應責令日本賠償」,還說,「日本賠償既屬國際間事務,我國當然不應放棄權利」
: 。
: 國民政府在當年9月以備忘錄方式送美國大使館,聲明中國政府決定沒收日方在華的公私
: 財產及日方在華經營的一切事業,以抵償因日本侵略而遭受的重大損失,美國大使館回覆
: 國務院,關於日本在華公私財產,對中國政府予以沒收一節並無異議,等於默許中國沒收
: 日產。
: 黃富三說,談到二二八事件背景,多數論述往往集中在國民黨政府v.s.台灣,或外省人
: v.s.台灣人,事實上,有更上層的舞台在運作,就是美國主導的戰後策略,當時美國的政
: 策是扶中抑日,劇本早就寫好了,蔣介石只是加以修正,「有一部分是加以扭曲」,「美
: 中體制」實對國府接收統治台灣有重大影響,更導致二二八悲劇。
: 當時美國的大佈局是扶植中國對抗日本,他歸納三點,首先,解除日本武裝、摧毁軍國主
: 義,其次,日本領土縮小至四島,第三點是不賠款,但海外資產作為抵償,這是美國已寫
: 好的劇本,所以蔣介石所謂「以德報怨」,說日本沒有賠償,根本不是事實,是日本在海
: 外的資產全部交給中國,光是大陸滿州資產,據估計就超過40億美元,而戰後中國最大的
: 重工業中心就是在滿州,其次是台灣。
: 美國為什麼不要求賠款?黃富三說明,因為第一次大戰凡爾賽條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 要德國賠償鉅款,德國根本賠不起,希特勒就在這種條件下產生了,所以美國要日本以海
: 外資產賠償,也藉此削弱日本的影響力。
: 陳翠蓮指出,戰後盟國決定將日本工業設備拆遷充作賠償,不但消滅日本潛在戰力,也希
: 望以日本在外資產、工廠設備等扶植中國,實具有亞洲地區經濟實力重編的戰略構想意義
: ,是美國對遠東秩序解構與重組的規劃。
: 陳翠蓮進一步表示,國府不僅以「敵產」之名沒收日本人公私產業,行政院核定《朝鮮及
: 台灣人產業處理辦法》還規定,凡屬朝鮮及台灣的公產均收歸國有,屬私產則依《處理敵
: 產偽產業辦法》的規定接收、保管及運用,依此辦法,朝鮮人及台灣人都視為日本人民,
: 公私產業均被視為敵產。
: 她說,行政院沒收台灣人產業的規定,人民義憤填膺,依此辦法,台灣人被視同敵國人民
: 處置,且未經正當程序就剝奪人民身家財產,盟軍以日本人公私產業抵作賠償的處理原則
: ,到了中國政府手中,竟成了財產大掠奪,在各地「劫收」,在中國,台灣人成為敵偽財
: 產局清理的對象,財產受到侵害,在台灣,則上演了貪官汙吏中飽私囊、舞弊掠奪的戲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