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ovol (lovol)
2017-02-26 19:06:41“南京大屠殺”一詞最早出自《紐約時報》
http://i.imgur.com/V0ygDZQ.jpg
對史學界而言,“南京大屠殺”一詞已成為專業術語而被廣泛應用。 那麼,誰最早使用
“南京大屠殺”這個詞呢? 據考證,是美國《紐約時報》在1937年12月18日最先使用,
而撰寫這條新聞的記者名叫德丁,當時他留在南京。
1937年8月底,為了採訪有關日軍侵華戰爭的新聞,他買了一部轎車,開往南京。 1937年
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德丁在南京看到一幕幕日軍的暴行。
對於日軍在南京大肆屠殺,這些外國記者意識到這是一個重大新聞,但南京與外界的聯絡
已經徹底中斷,留在南京已無作用。 12月14日,德丁驅車想去上海,但到句容時立即被
日軍擋了回來。日本人一方面竭力封鎖消息,害怕消息外傳,另一方面又不喜歡有
外國記者留在南京。 12月15日,德丁、司迪爾、門肯和史密斯乘船離開南京,在前往江
邊的路上,經過挹江門時,記者們看到遇難者屍體高達數英尺,狗群已經啃食這些屍體。
在江邊等船的時候,他們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被俘軍民進行集體屠殺,情形非常恐怖。
在一個露天廣場,有數以千計被綁的中國人,其中一部分人被押去槍決。
登上美國砲艦“瓦胡號”後,德丁立即去找無線電發報員,要求拍發新聞,但被拒絕了,
理由是違反規定。 而同時登上“瓦胡號”的司迪爾,卻以“日軍殺人盈萬”為題,在船
上將採自南京的消息拍發給《芝加哥每日新聞》,由於時差的原因,該報在12月15日刊登
了他的報導,司迪爾實際上成了報導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人。 司迪爾還以《太陽報》和《
每日郵報》特約記者的身份向兩報拍發消息,兩報也分別以“地獄般的南京淪陷,記者離
開時看到了殘酷的大屠殺”和“我看到了300人被屠殺”為題,刊登了司迪爾的報導。 雖
然兩報用到了“大屠殺”和“屠殺”的詞彙,且指出大屠殺發生地在南京,但畢竟未能完
整的直接提出“南京大屠殺”一詞。
直到12月17日,“瓦胡號”到達上海後,德丁拍發出他的新聞稿。 12月18日,《紐約時
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他的報導——《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導:“俘虜全遭殺害;日軍在
南京的暴行擴大”》,《紐約時報》實際上成為“南京大屠殺”一詞的最先使用者,
而此時距南京淪陷、日軍展開殘酷的大屠殺僅6天時間(南京大屠殺是指1937年12月13日
—1938年1月的六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