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姚文智臉書原始論述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asuyayao?fref=nf&pnref=story
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前夕,蔣介石銅像與中正紀念堂存續的問題,成為大家討論的
焦點。我想延續我多年的主張,再次呼籲「廢止中正紀念堂,推動首都文化園區」
!
廢止中正紀念堂,當然就要移除銅像,回收肖像錢幣,這將是時代的潮流,但這是
「去威權」,不必然是「定功過」(蔣萬安勿緊張),桃園慈湖可成文化特區,民
間Q版紀念小物也可自由販售,蔣家在二二八角色(元凶與否?)或歷史功過將隨更
多解密文獻出土來詳加判定(雖大家已心知肚明)。
中正紀念堂建築或廣場轉為何種用途?張景森以及我的前助理邱秉瑜建議改做為立
法院,羅致政委員也有質詢,我在想,若不考慮建築的利用,其實也是不錯主意。
但因該建築為綜合宗廟、皇陵的設計,陰翳高聳之深宮大院,與現代國會建築應強
調開放、透明、專業、平權則有不同,我認為不易展現台灣最高民意殿堂的風格;
而且,立法院過去塞在小學,現在若又塞在陵寢,我認為「理雖直,氣不暢」,不
是好的選擇。
其實,我在2014年即明確主張:應朝「首都文化園區」的方向推動,即中正紀念堂
改為故宮二館,代表中原文化,也解決故宮擁擠問題,原來要花300億擴展外雙溪大
故宮計劃完全終止,既省公帑又可營造歌劇院、音樂廳加上博物館高度的文化氣息。
更久的未來,總統府也應遷移,改為台灣博物館,代表台灣文化,為集合人文、生
態、博物總合的所在地;凱達格蘭大道未來沒有抗爭的必要,則可照原住民語意,
真正還原其為湖泊濕地,連結其中,遙相輝映,加入二二八公園、台北賓館或其他
歷史建築,統整為台北首都文化園區。
其實,這個「去威權」的行動,可以站在台灣主體立場一視同仁,蔣家威權與殖民
威權應同時藉由空間的轉換界定,一併排除。透過文化資源的導入,軟硬兼施,展
現世界民主前段班的格局,重塑台灣多元文化面貌。
我認為:只有這樣堅定而「大器」的作法,才是回顧反省二二八以來七十年歷史,
撫慰傷痕,徹底消除殖民、威權政治的偶像、圖騰與意識型態遺緒,向舊時代完全
告別。
至於總統府與行政、立法部門,應遷移座落何方?曰:一可考慮遷都,二也可新建
於松山機場廢除後航站大廈原址,這對總統府的維安、行政立法的相映的憲法位階
,都可靠都市空間的規劃與梳理來展現。至於柯市長關心的圍牆,當然可以開放些
,不過,那應是很小很小的事了。
講到這裡,或許有人覺得我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是,我觀察台灣民主之空轉、
歷史之糾結,常常因為在牛角尖裡爭辯打轉,走不出死胡同,例如談二二八就在蔣
的神化、功過、意識形態打轉,多年過去毫無明確作為,我認為以「去威權」為基
本共識(國民黨也不反對),輔以文化論述、空間治理、場館規劃,反倒可以更遠
大之未來想像,更果決的信念向前邁進,有時更是化解爭端,豁然開朗的終南捷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