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國文要考「古文」?
考一些有的沒有的?對職場上的用處在哪裡?
現在高中升大學考試,聽說只要考國英數。
問題是,國文,適合考嗎?一點實用性都沒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個有什麼屁用?日常生活會用到嗎?
寫公文書的時候會用到嗎?
為什麼要考這個?
像我以前,國中就一直背中國鐵路要從重慶到上海,
要經過幾個省?要坐什麼鐵路?這個有什麼屁用?
考試考這個。現在去中國,早就改了,中國在進步,
台灣還要背國民黨以前的建設名詞嗎?
歷史也一樣。背中國歷史,幹什麼?
世界史跟台灣史背一背就好了。中國歷史也可以納入世界史的範圍。
不需要獨立於世界史,另外有中國史課本的存在。
背中國古文,中國歷史、中國地理,這是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
沒有人去搓破這個謊言。
中國歷史、地理、古文,那麼多,干我屁事喔!
用宏觀的的角度看世界歷史、地理、才是有國際觀。
只讀中國歷史。就容易造成鎖國。
贈別 杜牧
娉娉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好感人阿。這是杜牧嫖雛妓(13歲多)之後,寫給雛妓的贈別詩。
適合現在國文教材?國文,應該把古文拿掉了。不要增加學生的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