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才無法使用法律系的角度來討論這件事,但我會嘗試以社會學的角度以及個人的想
法來探討。
「被判死刑的人就是一群廢物。」
雖然這句話讓大部分八卦板眾高潮了,但我們的理解可能有些不同。
我所指的「廢物」說的是「被公民社會所認定的無用之人」。
偏差行為是被一個社會所認定的,這句話或許很抽象,但希望藉由我的說明一步步思考這
件事,「吸大麻」這件事在臺灣社會裡是種「偏差犯罪行為」;但這件事在荷蘭卻是「合
法行為」,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荷蘭吸大麻的犯罪率是0%喔!(X
那你會說:「死刑犯是殺人的人耶!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呀!」
對呀,我們的文化觀念裡的確是如此,廢除死刑都是西方傳來的觀念,我們為什麼要思考
這樣子的觀念?
嗯......雖然這句話說出來會馬上被砲轟,「廢除死刑與被害者保護是完全不相干的兩件
事
」,我不是冷血,而是因為這兩件事真的不相干。
如果要討論廢除死刑,我們就必須就法律、文化、結構、標籤等角度來思考,而犯罪被害
者的保護與補償我們待會再談。
我們認定的偏差行為經由法律的「犯罪化」才會被認定他們是罪犯,而刑罰是為了達成嚇
阻偏差與犯罪的路徑,而這路徑有兩種,「一般性犯罪嚇阻作用」與「特殊性犯罪嚇阻作
用」。
一般性預防係指處罰違法者的目的是為了告訴未違法者(一般大眾)犯罪的代價,以減少
大眾的犯罪行為。
特殊預防則指處罰的目的在於減少受罰者以後違法的可能性,舉例:某A因為曾被處罰過
,未來不敢再犯。
而這兩種路徑都必須有三個條件處罰才有效果:處罰的嚴厲性、處罰的確定性,以及快速
性。
嚴厲性是指處罰的嚴厲程度,如刑期長短、罰款的高低。
確定性是指被處罰的機率,亦即被逮捕的可能性。
快速性是指處罰實施與犯罪行為發生時間的距離(越短越有效果)。
一般性的預防對象主要是「經過思考計算的犯罪人」較有效,像是竊盜、搶奪、強盜等財
產犯罪,但是對殺人、性侵害等「暴力犯罪」的效果不大。
這些暴力犯罪行為人是如何出現的,這是我們需要更深入研究才能更主動預防,因為刑罰
最主要的目的「預防未來再犯同樣事件」,我們的社會習慣將死刑視為「只有這些壞人,
所以殺掉就不會讓他們出來傷害人了」,但真的是如此嗎?
另外,社會結構是種隱藏的原因,「監獄裡住的不是犯人,而是窮人。」,大部分的犯罪
行為都是基於金錢因素所為,為什麼要犯罪?就是因為沒有錢能生活、沒有錢能買毒品、
沒有錢能養家,而我們的社會習慣將「賺大錢」視為成功者,而習慣無視身邊的貧窮問題
,當貧窮者無法自力生活時,開始偏差、犯罪,我們此時才看見這些人,但是以罪犯的角
度,而這些人留下前科出獄後更是受到社會歧視,無法找到工作,接著無止境輪迴。
殺人犯,總是在這種壓力下不小心爆發的。
你會問:「有錢人的犯罪呢?」幾百萬元交保的還不夠厲害,真正厲害的那些人才不會被
判刑呢(苦笑
啊......被害者保護還沒說到!
當殺人事件發生時,我們總是注意加害者的行為與被害者家屬的反應,媒體將麥克風往被
害者家屬的眼前擠,風頭過後不斷討論加害者的犯罪手段有多麼兇殘、可怕,然後呢?
這到底是在檢討加害者還是更加深了被害者家屬的傷痕?
而我們的政府對於被害者的保護還是不足,以至於我們對於被害者保護的敏感度不夠,廢
除死刑與否,被害者家屬、朋友的傷害都已經無法挽回。
但,藉由心理諮商能夠慢慢修補這樣的傷痕,政府該主動介入而不是交給非政府組織。
所以,廢除死刑與否跟被害者保護是兩種不同的議題,希望看完這篇文的你能重新思考我
們的社會結構、制度等等,一起用自身的力量讓這個社會照顧更多的人。
※ 引述《seacore07 (海角7號)》之銘言:
: 像是律師 最高法院法官 法律系教授等法律系菁英,很多都反對死刑,
: 法律系學生,幾乎也一面倒反死刑,沒人公開贊成死刑
: 為什麼台灣的法律系 反對死刑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