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你去看一本書 : 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 新加坡雙語之路
裡面很詳實記載李光耀當年如何推動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心路歷程
很多人的迷思是以為推英語為官方語言, 就是要停用其他方言, 摒棄華語
其實不然, 李光耀自己很明白描述, 當年他長年在英語學校成長,
後來出國到了英國被安排在較差飯店, 他就去申請換住宿
結果承辦人員問他從哪裡來, 他說馬來亞,
結果人家沒聽過, 說我看起來你們長這樣的就是中國人, 於是就填中國
結果李光耀也因為自己隻身英國, 深感自己好像又不懂自己母語, 反而更懂英文
但一臉黃皮膚英語再流利人家也不會把他當白人, 兩邊不靠岸的感覺
後來他推動英語為官方語言時, 完全是為了與世界溝通
但絕不忘推動華語教育, 因為只要掌握這兩種語言, 就能和世界大半的人溝通
至於其他語言, 可能是個別族群的母語, 這就讓他們自己的家庭自己傳承
回到台灣,
首先, 執政者自己英文也不流利的話, 他就不敢推英語為官語
所以民間只能靠自己, 目前就是砸錢上語言學校,
或是在家都是中英語交雜, 只看英語台,
如果父母自己平常就不講英語, 小孩也不會講, 就只是剛好
其二, 人民沒有決心提升國家競爭力, 只要站在既有華語基礎上掌握流利英語
在這世界絕對是最吃香的族群, 全國上上下下兩大市場生意都能通就夠本了
而即便台灣自以為懂華語, 若你的用字和中國不同, 其實很容易被世界邊緣化
你講川普, 但不論新加坡或中國, 乃至於外國人學習華語,
都不講川普, 只講特朗普... 這是台灣危險的地方, 在邊緣化自己
其三, 母語是家裡教的, 家裡沒在講, 少人使用其後消失是自然,
無需動用官方力量保留, 讓教育力量失焦,
用發自內的力量進行保留, 發揚語言優美的地方,
多少人不會講閩南語但會唱志明與春嬌, 不會講粵語卻會唱海闊天空
才是最符合市場需求的發揚方法
大概是這樣
※ 引述《kobegasol (2連霸)》之銘言:
: 台灣現在國小生就要上英文,
: 很多家長,在小朋友幼稚園或國小時,就強迫他們補英文,
: 台灣學生從國小到大學都要修英文課跟考英文
: 可是台灣民眾英文口語能力,似乎沒新加坡民眾好?
: 台灣民眾的英文口語能力, 要如何才能超越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