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18000298-260118
中國時報 2017年03月18日 01:14 余祥/台北報導
大學簽署一中承諾書惹議,教育部昨公布清查結果,國內157所大專院校中,共72所曾經
提供對岸學校類似文件,教育部長潘文忠改口將發函糾正,不會開罰;對於教育部「從善
如流」的做法,大學校長多表示肯定,但也憂心,未來很多學校會乾脆「切斷」與對岸正
式的往來,「什麼契約、協議都不要簽了」,避免麻煩。
從善如流 收回違法說
世新大學去年對陸生發出「研修承諾書」,保證來台「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
」,且不從事任何有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方面活動,甚至連
頂大的台大、交大、成大也接連爆出曾簽署類似文件,引發軒然大波。
潘文忠日前在立院備詢時,大動作表示大學簽署承諾書「違法」,要依照《兩岸關係人民
條例》咎責,依法可處以1至50萬罰鍰,遭點名的大學氣得跳腳,認為承諾書不涉及校對
校的正式協議,怎能說是違法?
發函糾正 簽署要報審
經過二周清查,教育部昨公佈清查結果,大陸地區共有26省要求台灣學校提供承諾書,最
多的是浙江省,而文書形態包括承諾書、聲明書、保證書、邀請函等各種形式和內容都有
。
相較於日前大動作說要開罰,潘文忠昨改口表示,考量到過去教育部對相關法條適用範圍
並未明確界定,很多學校對法規認知和解讀不同,因此不會對曾簽署承諾書的學校開罰,
但會立即發函糾正,同時強調,未來校際簽署的書約,都需於1個月前報審。
對此,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說,「從頭到尾不覺得承諾書違法」,他認為此爭議是遭到少
數媒體的扭曲解讀,教育部昨天的處理方式在預期之中。
怕惹麻煩 憂心不往來
至於是否應該有範本讓學校有所依循,吳永乾說,同一套格式很難適應不同情境的需要,
教育部只要原則性的規範就好,兩岸若都鼓勵學術交流,就不應該有太多的框架限制。
至於是否擔心會未來影響招收陸生?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說
,政府既然明確規定不能有「承諾書」,如果大陸對口單位仍堅持,就無法成行,大學會
另尋交流對象。
交大副校長陳信宏則說,教育部發函糾正,國立大學當然就會照做、遵守,過去說要開罰
本來就沒有意義、也不切實際,但他很憂心,未來很多學校為避免簽協議程序惹麻煩,會
乾脆不與對岸正式的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