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殺小燈泡「睡很好」惡嫌再犯風險高

作者: kmtrash (千哩吹徐)   2017-03-18 14:13:27
※ 引述《playerscott 》
: 一堆推文傻傻的...
: 陳若璋是台灣犯罪矯治的大師,
: 他做的研究和發展出的矯治模式是目前台灣實務工作的主流,特別是在性犯罪上。
: 他以前應該是在中正還是東華,就算他現在再入取分出比較低的學校任教
: 也不會降低他實務上的專業度,
: 在台灣性犯罪的矯治分工還蠻細的,在不同層級不同服刑階段都有不同的規定。
: 酸民都以為化學去勢、把老二剪掉、打他幾鞭性侵加害人就不會再犯了,
: 但每個性侵犯的"犯罪路徑"都不同,
: 有些人是年輕老二衝動、有些人是想展現權力、有些人是發洩暴力與虐待、
: 有些人是人際障礙只敢對兒童下手、有些是性侵向被扭曲壓抑...
: 絕大多數的性侵犯你剪掉他老二只會讓他更暴力而已,讓下一個受害者更淒慘,
: 雖然每個犯罪的案件在記者報導起來都長得很像,但背後心理的動力都截然不同,
: 要有效的治療就不會是單一方法,也不是說他家庭疏遠就用家庭治療這麼簡單,
: 記者能報導、能寫出來的東西遠遠不及真相的百分之一。
: 相信我,
: 在你身邊的性侵犯遠比你想像得來的多很多很多,超多!
: 而你根本分辨不出來,性侵加害人長得跟你我無異,甚至比你我都還是人生勝利組
: 試想那些約泡國高中生的人、那些在夜店覺得女生喝醉來玩就是可以上的人、
: 那些熱愛蘿莉/正太慢慢愛上兒童情色電影的人...
: 但我們在在他正式犯罪並被逮捕之前沒有人可以分辨出來,他就是性侵加害人,
: 「襪靠真的假的,沒想到他/她是那種人」
: 往上拉幾個頁面,你可以看看新加坡人性侵事件的那串討論串,
: 多少的強暴迷思躲在「邏輯正確」和「錯誤類比」之後,
: 那些對「女性的貶抑」、「性犯罪的否認和淡化」、「歸因被害人」
: 都是預測性侵行為超級高風險的指標,
: 搞不好那一串發文ID裡就有一些人是性侵犯、性侵虞犯、潛在的加害人,
: 但一樣的我們分辨不出來,直到他犯罪被抓才能真的開始進行矯治。
: 在犯罪預防當中
: 心理治療和死刑是很不同的概念,
: 同樣都被期待能夠降低再犯率,但
: 死刑是一種刑責,這種刑責的後續效應被預期具有威嚇性,
: 心理治療則是:「在加害人服完其應受的刑責後,協助他回到日常生活並不再犯罪。」
: 兩個並不互斥,在這個案件中選擇哪一條路比較好我也不知道,
: 能夠確定的是
: 我們抓到了一個殺人犯,這個殺人犯的犯罪動機與路徑能夠讓我們開始思考
: 怎麼樣預防如他類型一般的人走上殺人犯的一途,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了解明明都是邊緣人,但有些人可以好好地生活有些人卻得殺小孩,核心的環節是什麼?
: 每每看到酸民酸教化可能、酸性侵犯放出來又再犯真的是蠻辛酸的,
: 殊不知酸民自己在網路上的推文、在言談之中的貶抑,
: 都是在幫助這個社會製造更多潛在性侵加害人,
: 「大家都再說母豬母豬,他穿這麼少又來我家喝酒,當然可以上阿!」
: 「我都幫他付那麼多錢了,上他是我的權利吧,母豬欸!」
: 「......」OBOV應該不知道他默默地製造出了多少潛在的怪物吧.....
: 多關心一下自己與身旁的人的心理健康,
: 小燈泡殺手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殺人犯,
: 死刑和教化的爭議永遠不會結束,抓到以後的治標能少一個是一個。
: 重視自己與身旁的心理健康才是治本的開始。
自認不會寫的比原PO好。
但或許可以回應一些噓文。
什麼叫做鄉民也有性侵的潛在因子。
犯罪(殺人,性侵等等)從來不是一個二分法。
你就是0%的性侵者,他是100%的性侵者
性侵者殺人者也不是天天在性侵殺人
性侵者也不一定是隨時都有一種想要性侵別人的衝動。
應該是有些人會比較容易,就變成罪犯。
常常在犯罪與不犯罪的差別,
只有一層薄薄的自制力與認知力去隔開。
除去精神疾病者,很多犯罪者跟你我平常一樣都是正常人
都在這邊一同譴責犯人要給他們死。
拿最極端的psychopath 精神病患來說
他們對殺人是不會有罪惡和做錯的感覺的。
(像小燈泡這種應該就是)
直接舉例吧
你我平常都正常好良民。
但在特定情況下(例如被激怒,被劈腿)
你對情緒,對錯判別,犯罪後果,衝動抑制,罪惡感的那條線比我強。
你還是良民,而我可能就變成殺人犯。
拿性侵來說。
特定情況下。
一個推文與心理認知是:
在 時,發生性關係是必然合理發展
女生 時代表她們其實也想被幹
女生 時讓我誤會他想被幹她也有一部分責任
女生其實被強姦也有爽到
說被性侵的女生大部分是反悔
大部分性侵指是條件$$沒談好
女生就是個比較低下假掰犯賤的性別
女生跟有錢人就會自動腳開開,
對我就不給我幹。
以好不好幹,性不性感來判斷女生存在的價值。
物化女生,在心中地位女生更像是肉便器而不是有感受的人類。
等等之餘的大量推文
「不是」代表這些想法的人就是準性侵犯,危險份子,那樣太羞辱人了,太武斷了。
但是在特定情況下(例如一個女生跟你獨處喝醉)。
支持這些推文的人 對比反對這些推文的人
就有
「較高」機率
「較容易」
會跨過腦中的那個判斷屏障。
從一般人變成性侵犯。
只是這樣很簡單的概念。
大家推行的嚴刑巨法,
就是一個加強這個屏障厚度的方式
(性侵要被切雞雞,理性回來了)
一些特定針對性別的推文與發文
就很有可能削弱這個屏障。
是一個傾向的問題。
因此找出那些價值觀和元素,會導致良民有高機率變成犯罪者。
並重新加強屏障
就是一種預防
反之ptt 的一些言論,就變成一種加高風險。
尤其對一些判斷力比較差的人來說。
(有些人玩笑偏激分的很清楚
有些人真的會被潛移默化)
判斷是非是很重要的機制
10個玩GTA的,9個可以判斷開車撞人是錯的
10個玩H game的,看A片的,或許就有5個對女性會有錯誤認知
(啊就沒看過真人呀)
一句女人喜歡被幹
女生是母豬
10個看到的人,有幾人當玩笑?幾人認同?幾人當作絕對真理?
例如我一個處男,看到一篇被推爆的文章說
「我跟女友第一次獨處沒幹她,她跟我分手了」
我會不會信?怎麼判斷?
可以是真的,但又不是永遠是真的?
也是有難度分別的
非常簡單的概念,除了文長又不專業,應該沒什麼好噓的吧
誣告的那種就別提了
在補充一點,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像我寫的好像判斷錯誤才犯罪。
什麼事情都有等級之分的。
作者: gotest (初心者測試中)   2017-03-18 14:18:00
那有強暴鏡頭的電影、電視劇 是不是也會潛移默化有些人?
作者: JackTheRippe (WRYYYYYYYYYYYYYYYYYYYYY)   2017-03-18 14:18:00
推 跟打電動容易變暴力犯罪一樣 絕讚論點果然邏輯清晰!高下立判!別再噓那篇了 不然那篇作者悲憤變成殺人的話 八卦板鄉民都是共犯!殺人犯
作者: gotest (初心者測試中)   2017-03-18 14:20:00
多拉A夢裡面的胖虎也經常會欺負大雄 給小朋友看太危險了
作者: kurtc (夏日的誤會)   2017-03-18 14:22:00
怎麼整個四新加坡人渣相關討論串變成你我都推了一把的系列文了……
作者: spadenet (BomBom)   2017-03-18 14:22:00
那些8+9國片也該禁一禁吧 角頭啥小的
作者: JackTheRippe (WRYYYYYYYYYYYYYYYYYYYYY)   2017-03-18 14:24:00
難怪要萌萌禁止學校放同志教材 看來萌萌說的是對的
作者: RedTear (劍芳)   2017-03-18 14:24:00
作者: kurtc (夏日的誤會)   2017-03-18 14:25:00
網路言論跟遊戲的風險高 還是與陌生人喝到爛醉風險高?
作者: SuperUp (( ̄▽ ̄#)﹏﹏)   2017-03-18 14:25:00
所以同理玩GTA5的人比沒玩的人有較高的殺人機率?我建議你拿出論文數據比較好 不然也是瞎猜測
作者: kurtc (夏日的誤會)   2017-03-18 14:29:00
不過確實 有些偏激言論 真的久了會造成潛在的影響 還是要自己能篩選訊息
作者: Melonnnnn (阿瓜瓜)   2017-03-18 14:30:00
給推。但我覺得會有這種傾向的人,應該不會只限於某些情境,而是他覺得有便宜可佔時就會出手。
作者: SuperUp (( ̄▽ ̄#)﹏﹏)   2017-03-18 14:33:00
所以結論只是你自認會有較高的機率 那不就白講嘛最後就是大家都是潛在殺人犯 我們找不到 就拿GTA5來鞭大家都是潛在性侵犯 我們找不到 拿網路上的推文來鞭
作者: seal998 (偽善的流沙)   2017-03-18 14:36:00
你可以等搞清楚每一種學門的研究方式再來說是否為作者臆測
作者: SuperUp (( ̄▽ ̄#)﹏﹏)   2017-03-18 14:37:00
何不去問性侵犯有多少人在ptt推過文 還比瞎猜好一點點
作者: NTUACCT (低能兒)   2017-03-18 14:37:00
作者: s207072s (漁夫)   2017-03-18 15:05:00
結論完全就是個體差吧?那不如加強邏輯判斷,資訊篩選能力之類的教育比較有用?不過我們的教育87%教你考高分好棒棒就是了
作者: georgeyan2 (是慎平不是甚平)   2017-03-18 15:42:00
你很懂社會學?你知道迴歸分析暴力電玩玩家反而犯罪率較低嗎?人犯罪 就是罪犯 這是啥廢話天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