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暴動當年爭取的諸多訴求,從結果論,
除了讓服貿無法通過生效,幾乎沒有新的進展,
難怪連當時運動要角林飛帆都要出來把炮口對準已經執政快1年的民進黨。
318暴動成因複雜,有社會對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不均的疑慮,
當然也有受到政治操作而引起的反中、恐中情緒。
後者突顯台灣無法面對開放挑戰,也沒有自信善加利用大陸市場,壯大台灣經濟實力,
鎖國心態下台灣更難走出去。
服貿對台灣整體來說是利大於弊,因為與大陸相較,服務業是台灣強項,
服貿讓大陸對台灣服務業開更大的門,包括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等,
台灣企業和人才更能到大陸拓展市場
反過來看,台灣自身服務業市場趨近飽和,陸企來台意願必然不高。
台灣何懼大陸企業的競爭?
FB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debatelo/
FB內容:
318學運,宣示的是一個「髮夾彎」時代的來臨,當年太陽花運動者與民進黨
共同主訴的「兩國協議監督條例」,把馬政府打成賣台的惡徒,
把「兩國協議監督條例」被炒作成護台最強盾、保台最利劍,
民進黨執政後,怕中共把「兩國」認定為法理台獨,為了不刺激中共,
先是轉彎把「兩國」拿掉變成「兩岸」,成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旋踵,全面執政的民進黨,連這個已是自我打臉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也束於高閣,不讓通過。
為什麼,很簡單。「兩國協議監督條例」這個當年打國民黨一舉撃到,一次KO的訴求,
不只是陳為廷説的「演了一場戲」,更是台灣的「世紀大騙局」。
民進黨和蔡英文,從來只把炒作「兩國協議監督條例」,當成奪權的工具,
他們深知,這個監督條例若照民進黨訂的版本通過,説穿了,就是「不協議條例」,
一旦通過,兩岸恐怕不會再有任何協議。
蔡英文的髮夾彎轉得多到反正全台人民早被搞的不知東南西北了,再多一個髮夾彎又如何呢?
但,民進黨就是贏了政權,嘸你麥安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