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反潮流 陸學者:台難成功
旺報 2017年03月24日 04:10 記者吳泓勳/海南博鰲報導
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23日正式登場,今年主題為「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
面對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處於落後情勢,政府推動新南向能否成為良藥?大陸國際經濟交
流中心信息部長王軍表示,亞洲各國的主要貿易依存核心,近年早從過去的日本轉移到大
陸,像台灣這樣比較小型的經濟體,搭上大陸便車才是比較明智的選擇,認為台灣正推動
的新南向政策與趨勢背道而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也說,創新才是改善被邊緣化的良方,過去台灣優勢是快
速生產、加工與低成本,但這樣的優勢大多轉移到大陸,因此台企與政府都在探索怎麼辦
,讓靠向大陸市場來解決問題成為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
丟掉政治 台有競爭力
林桂軍說,台灣過去尋求漸進式的創新導入,但主要沿著原有代工模式進行,最後效果也
是漸進,難以解決問題,雖然部分轉向革命性創新取得一些結果,但整體性的通用技術突
破還沒有出現。
林桂軍表示,台灣有優秀人力資源基礎,在服務業與電子、電信創新上有很大前景,包括
對大陸提供關鍵性的零組件以及中間產品的競爭力,關鍵要去掉政治思維,多一些經濟思
維。
博鰲論壇23日首日登場,上午舉辦學術發表會,提出包含《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新
興經濟體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等經濟報告。
亞洲經濟 不確定性高
從報告內容,林桂軍說,過去20、30年驅動亞洲經濟成長的全球價值鏈可能出現危機,觀
察2015年亞洲貿易出現金融海嘯之後首度負成長,東亞經濟體出口下降4%,但進口更是擴
大到12%。奇特的是,主要變化原因是基於亞洲自身進口衰退,而非過去常看到的美國、
歐盟需求疲軟因素。
面對亞洲經濟表現,林桂軍說「未來不確定性會更高」。包含美國川普政策與美國經濟的
不確定性、地緣政經之爭、英國脫歐等因素,將給亞洲各國領導人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呼
籲亞洲國家必須加強合作,改變過去過度製造業依賴歐美的格局,有效提升服務性產業的
競爭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24000749-2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