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1/2378260
學者:汽機車要學習在混合車流彼此尊重
2017-04-01 11:56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即時報導
部分機車騎士認為行駛外側車道要閃違停車輛及公車,容易發生擦撞事故,二段式左轉耗
時又有被直行車撞的危險。對國內機車事故率居高不下,交通學者認為,機車在車陣中穿
梭險象環生,主要來自惡劣的駕駛行為;但也有學者說,台灣機車數量龐大,卻用汽車思
維來設計道路,逼得機車族「鑽車縫」。
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羅孝賢表示,汽機車混合車流安全性較差,開放機車走內側車道,
「恐怕只有少數『藝高人膽大』的騎士敢為之」,設機車專用道才是良方。
他指出,「車禍主因之一是速差,有速差就會超車。」靈巧的機車都想到最前方,是怕輸
在起跑點的人性。但機車變換車道太快,幾乎不打方向燈,不會「跟車」。在外側的右轉
汽車,即使方向燈打很久,機車也硬要鑽。若要提升自身安全,機車騎應學習汽車的駕駛
模式,學會跟車、打方向燈。
有機車族稱二段式「待轉區」是「待撞區」,羅孝賢說,待轉區的布設位置要檢討,不能
讓它凸出路緣(人行道)的延伸線,凸出來的話,沒有保護。另一方面,部分機車騎士等
不及,闖紅燈切去停左轉待轉區,也可能被撞,關鍵還是在是否遵守交通規則。
淡江大學運管系教授張勝雄贊成某些路段不必二段式左轉,但是台北市多數路段也不准汽
車左轉,因此取消二段式機車待轉區,恐怕對機車族的便利性也不高。
至於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張勝雄說,表面是汽機車分流,「執行時只是讓機車不能行駛汽
車道路,汽、機車混合車道(外側車道)仍在存在。」應該教民眾如何在混合車流的情況
彼此尊重,而不是用管制的方式。
他說,「現在的政策,促成汽車駕駛人敵視機車,不懂禮讓機車,認為機車該靠邊走。」
政策沒有公平對待所有私人運具,給機車的道路空間相對狹小,是否合理該檢討。機車愛
鑽車縫、沒有車道觀念,是因沒用機車思維設計空間。政府應正視這個本土問題,他支持
改變運具間的不公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