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diegroup (力挺詹皇+豪神)》之銘言:
: 台灣路上很多美腿妹,
: 台灣正妹也多
: twice的超級實勢周子瑜,也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
: 台灣很多美腿正妹,
: 可是為什麼台灣無法培養出 twice或少時一樣紅的女團?
先不談TWICE
從練習生→SIXTEEN→出道
最久的志效從小就當練習生10年
娜璉定延6年
在更之前日本早安少女第五期的海選
相對之下時程沒有SIXTEEN那麼久
也沒有經過練習生時期
一直到最後一關集訓(3天)
這中間製作人淳君會說一些他選人的考量點
因為影片蠻久了所以直接截圖
因為是非常久之前抓的影片所以圖很小
http://imgur.com/4Qoljz6.jpg
(然後我沒有更之前的影片所以只能舉這期當例子)
五期報名人數25827人
http://imgur.com/HZ8qvmq.jpg
http://imgur.com/Ao2ZHlf.jpg
不一定只有歌舞好就可以
http://imgur.com/IhqPJpd.jpg
http://imgur.com/uRXLiqT.jpg
http://imgur.com/SFwzKiI.jpg
http://imgur.com/zWsezvp.jpg
團體生活也是考量
http://imgur.com/RMYkV5X.jpg
http://imgur.com/vTwrdqi.jpg
http://imgur.com/OVYEjQb.jpg
最後選出9人進入決選
http://imgur.com/mYsEMQz.jpg
結果
http://imgur.com/yNPwdBk.jpg
http://imgur.com/pgZG5zd.jpg
http://imgur.com/3b06wQB.jpg
後來選了4人
尤其第4位紺野雖然表現不合格
但是卻有潛力在
http://imgur.com/qb5kIm5.jpg
http://imgur.com/wOeJvYD.jpg
http://imgur.com/Y1noMWA.jpg
http://imgur.com/tcmUGLg.jpg
而當初SIXTEEN其中有一段我覺得講得很不錯
http://imgur.com/0Vkpe6q.jpg
http://imgur.com/lWQbKLQ.jpg
http://imgur.com/W96KmHQ.jpg
http://imgur.com/cOPzMH0.jpg
http://imgur.com/p88oNri.jpg
http://imgur.com/S3PradY.jpg
http://imgur.com/h2jgMCq.jpg
http://imgur.com/fy5bbVa.jpg
http://imgur.com/yGsCxjx.jpg
http://imgur.com/wIjRDsf.jpg
(後來在SIXTEEN互評結果中 票數高的也幾乎是後來TWICE成員
雖然當時Mina和多賢屬於私底下比較安靜的人票數就沒那麼高
成團後才真正變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rncdxK-2E )
雖是以馬後砲的觀點來看
五期成員在早安中都算是有整體感
可以說選得剛剛好
也都還是吸引了不少粉絲
從個人粉進化為團粉
我自己覺得是「氣場論」+觀眾緣
一個成員在團體是不是可以剛好成為拼圖的其中一片
能夠適合的跟其他人拼起來
這個算是在歌舞能力之外也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有的能力很強 氣場也強的 但是放在團體裡就沒有整體感
那種就寧可她直接以個人出道
而團體的話還要考量互動
看看多少團體在出道後
粉絲做的互動特輯 甚至CP
讓人能期待團員之間互動的火花
(而且的確有不少都蠻有趣的
像是TWICE有些互動畫面就吸到不少新的粉絲)
因素一:團員間合適的氣場搭配
另外就是成員的人氣建立
五期還是基於過去早安少女原已有的知名度來繼續累積
當初一期剛創團時也是很拼 很多活動都得跑 衝曝光
能夠讓大家注意進而喜歡
這過程絕對不是輕鬆吵個新聞 弄個節目就可以達成
繼續回到原題
台灣要做到像早安這樣的模式是有可能的
但是不是隨便搞個選秀跟什麼練習生
早安五期之前還有早安原本的成員跟名氣
SIXTEEN選秀時期也已經有基本人氣
(而且人氣不是那種看過就算了的 而是已經開始有推坑的個人粉)
無論是前輩或是製作人本身的名氣
都反而是在選秀之前的重要火種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老三台時代
資訊量爆炸的現代要抓住人的眼睛
直接弄個選秀會
在新聞說想要比照日本 比照韓國
誰誰誰的小師妹
或是原本是網路名人、網路正妹的誰誰誰
已經很難吸引觀眾注意力了
所以需要有一個能夠先基本的建立知名度
(就是讓人知道有這回事 至少要從「喔」→「好像可看看」)
但是要從「好像可看看」→「不會馬上轉台」
就很吃節目品質了
網路查詢一下就會發現
有觀眾覺得台灣的節目粗糙
主持人很吵 評審評價標準詭異 節目場景爛
這問題其實很大
如果一個節目讓人覺得連看下去的意願都沒有
甚至粗糙到讓人覺得煩躁
怎麼可能透過選秀節目來幫練習生建立基本的人氣???
就算SIXTEEN的惡魔剪輯或多或少影響到成員的人氣
但最起碼不會有那種「節目粗製濫造」而讓人馬上轉台的因素
節目剪輯 試驗的安排 主持人鋪梗
選秀其實著重的仍然應該是未來
讓觀眾覺得有跟成員們一起努力的感覺
尤其是一路看見成員進步
就算被刷掉都還是讓人覺得惋惜 希望未來還有機會
這其實很吃幕後剪輯 訪談內容安排
畢竟「妳其實不差 只希望未來更努力」 vs 「滾啦」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如果選秀節目著重在後者的感覺
的確夠狗血 但看到後來會很累
因素二:選秀節目的品質、剪輯、調性
等到選秀完確定出道
才是下一場硬仗
選秀前以及選秀中
都還只是前置步驟而已
日本跟韓國的作法
有些是會先製作節目
例如松浦亞彌雖然是歌手
但她其實最初是先以演員先出道
演出「美少女日記」
其實沒什麼劇情 就是用小女生剛到新環境時的心路歷程為背景設定
實際上可說是鎌倉的在地風景
TWICE選秀完到出道前則是有棒球開球、服裝廣告等
以及專屬節目TWICE TV介紹各個成員 訪談
經過三個多月 到了10/20才真正出道
然後他們出道曲其實都不是最早唱的歌
這中間就是看要先以什麼調性來走
像松浦亞彌出道曲是愛的email
但在h!p演唱會反而是先唱100個吻(後來成為她第四張單曲)
而TWICE原本安排的出道曲則是後來在第二張迷你輯裡的專輯曲
可以說剛出道時就連藝人本身都還需要調整形象跟定位
因素三:出道前後的彈性及形象塑造的即時反應
事實上就算出道後
都還是有音樂跟舞蹈課程
例如今年的v live直播影片 http://www.vlive.tv/video/22737?channelCode=EDBF
週日晚上十點都還有唱歌課程
平常也有安排雜誌照 廣告代言 電影首映 節目 歌迷見面會等等
三個行程算是基本款
(他們歌迷見面會還很貼心有安排椅子 定延建議的
歌迷可以跟每個成員坐著小聊一下
影片http://www.vlive.tv/video/24314?channelCode=EDBF 注意音量)
曝光是很重要的
當然曝光還是得適度
若以台媒那種吃喝拉撒睡都在報的程度當然反而會引起反感了
因素四:跑行程、跑行程、跑行程
專屬節目一樣會有
早安有自家的HM
有些蠻好笑的
玩遊戲之餘順便宣傳自家公司藝人的商品
尤其六期加入後的龜造推銷員
TWICE則是在二輯推出前
就先拍攝真人秀「TWICE優雅的私生活」
這有幾集真的蠻不錯
(我爸媽也看得下去那種)
而現代網路技術進步的優勢
讓她們能夠偶爾開v live直播
與觀眾互動
讓觀眾更認識團員與自己
有些沒主題
有些則會安排特定主題
除了全團一起直播
出道沒多久也開始有個人直播企劃
2016一月初Mina (打電動)
一月底彩瑛 (文青 介紹音樂+繪畫作品分享+唱歌)
二月momo (跳舞+作菜)
三月SANA (模擬約會)
志效+定延 (訪談+call out)
然後到今年三月子瑜 (烹飪) (打電話給彩瑛那段很療癒~)
平常有時也會有2~3人開v live
有時則是全員接力
等於個粉與團粉都照顧到了
而且還不少是直接素顏出現的
(JYP則說有一位是個性使然 本來就喜歡素顏XD)
網路社群的話 instagram她們有時也會自己傳東西
例如彩瑛就會推薦音樂 或分享她畫的圖&拍的照片
所以在非打歌期
歌迷們都還是有其他管道能夠獲得她們資訊
這是穩固既有歌迷的重要因素
而多樣化的
因素五:專屬節目、網路媒體的適度曝光與互動
最後當然還是商品
音樂還是要好聽
雖說這見仁見智
但最起碼不要到完全聽不下去的程度
至於歌曲跟舞蹈的killing point安排
能不能命中當時大眾的口味引起流行
也是需要先規劃
因素六:歌曲與舞蹈引發流行的潛力
運氣也是因素之一
在台灣怕的不是運氣不來
而是怕天時地利人不和
古有謂時勢造英雄
是因為那本來就是雄
沒遇到時勢時也還是個梟雄
而不是個雜兵
我相信台灣有氣場有實力有潛力的人絕對有
只是台灣有些製作人
想找到雄來撐場
卻只給雜兵等級的舞台
對的人沒在對的時間放到對的位置 一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