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iiek (沒有啦)》之銘言:
: Costco在台灣成功好久了
: 怎麼都沒有人要開類似的大賣場和Costco一拼
: 看是法式賣場 德式賣場 歐式賣場 東南亞賣場..
: 現在大賣場都被Costco壓著打 感覺只有Costco一直在開分店的感覺
: 還慢慢開始加入原本就有的加油系統
: 去賣場多數一定得開車 開車又順便加便宜的油
: 油錢給你點小利引誘 你進來買東西就賺回來了 都還不說年費賺的
: 台灣人又普遍沒有退貨觀念 真的當奧客猛退的事實上比例來說很少
: 怎麼都沒有人要仿效Costco模式?
: 不過說也奇怪
: Costco這種模式在台灣照理來說應該是做不起來的
: 東西一買就必須是一大包 理論上不適合少子化小家庭的台灣
: 應該是小包精緻但價格稍貴的比較適合才對
: 然後又進國外產品 台灣人似乎比較愛好傳統用品或品牌
: 去嘗試國外一堆英文字的包裝接受度應該不高才對(雖然有中文標籤)
: 連一些肉品以前台灣人都喜歡台產豬牛魚 甚至到傳統市場買
: 但Costco的進口肉品 魚蝦海鮮卻也很受好評 大家接受度很高
: 更怪的是 這種美式賣場 南部人看起來就是不會去的
: 商品的屬性和進口屬性就不像是南部人會去買
: 感覺南部人會去原因就只有去偷洋蔥番茄醬 帶大保特瓶裝飲料的便宜小利
: 但南部人每每卻對Costco展店渴望至極
: Costco看起來就不像會在台灣成功
: 結果卻相反 有沒有人能分析看看?
法式賣場 德式賣場 歐式賣場 東南亞賣場通通都有
就是沒有屬於台灣的賣場;既然這樣,今後只好自己創造。
這個故事就是描寫擁有「操盤之手」的熱血少年西山羊,從小立志為全世界驕傲的台灣人,做出專屬於台灣人的賣場
在台灣締造的偉大抒情史詩。
COSTCO這種機制其實在二十幾年前也有過一波潮流
萬客隆之類的,當初也是會費制
當時的年輕人也很愛到那邊消費
可是後來好像就被其他家樂福之類的慢慢壓制,後來放棄會費制,到最後整個退出台灣市場
只能說這種東西就是一個時代一個時代在變,相信在十幾年過後 COSTCO的榮景就不再了
若真的要能COSTCO打的,大概就是屬於台灣的傳統市場了
肉和蔬菜很多都比COSTCO便宜很多,各式南北貨零食什麼的CP值也高,再加上各種大小五金都賣
找中盤商大量買,很多東西也是很便宜的,品質需要自己踩雷把關就是了
而COSTCO的賣點大概就是幾個跟特定廠商簽約的超便宜商品、自家產品,還有不怕你退貨以及不怕你試吃的會員福利
撇除這幾點,還有網友把她們一些平庸的商品神話之後(例如最近那明明不好吃的草莓蛋糕),其實跟一般大賣場沒有什麼差別
畢竟大家去COSTCO大都也是買特定那幾件東西,其他都是看到順便帶的而已
結論就是,不是沒人來打倒COSTCO,只是這還不是時候
等到哪個賣場界的熱血青年創造出屬於台灣的賣場之後,大局勢必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