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助在網上找到這篇文章:
首先先來看看漢人的明顯特徵為:
1.腳的小趾趾甲有一條小裂縫
2.下手臂內側靠近手肘處有一條線
3.門牙內面呈凹槽狀
4.單眼皮
如果有這些特徵,表示漢人血統滿純正的。
以上四點特徵若都沒有,那表示應該含有其他族群的基因。
平埔族人的特徵:「雙眼皮」或「小趾頭未多一片指甲」
平埔族漢化極深,台灣很多人有平埔族的血統;平埔族岸裡社頭目後裔的新樓醫院牧師潘稀祺表示,只要是「雙眼皮」或「腳的小趾頭沒有多出一片指甲」,可能都有平埔族的血統。潘稀祺指出,屬於南島語系的平埔族,數千年前渡海來台,廣泛分佈在台灣的平地上,是台灣社會中漢化較早、較深的平地或近山地原住民的總稱,清朝時被稱為「熟番」,以別於未歸化的高山族「生番」。
母系社會的平埔族,是在「唐山過台灣」的移民風潮後,被擾亂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這些唐山人為了傳宗接代,大多娶了平埔族女子;根據研究,現今的台灣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流著平埔族的血統。
潘稀祺表示,平埔族人有幾個特徵,若是想要驗證自己是否是平埔族的後代,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
一、做DNA比對。
二、查看祖墳或神主牌,若刻有台灣本地如大社、新港等族名稱者,可能是平埔族。
三、看姓氏;清朝皇帝曾賜五十大姓給平埔族,例如:潘、兵、機、米、標、宜、莫、萬、卯、加、力、來、東、月、夏、劉、林、郭、吳、陳、趙、鄭、李、楊等。
(1738年,楊景素捐縣承,之後再歷任台灣道,河南按察使,甘肅布政使,山東巡府,兩廣總督,閩浙總督,直隸總督等官職。1763年任台灣道任內,嚴加禁止漢人越界侵擾平埔族,除此,並奏請準,對其轄內平埔族眾,鼓勵改姓漢化。他任內共對平埔族賜了潘、陳、 劉、戴、李、王、錢、斛、蠻、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余、米、葉、衛與吳姓。)
四、查看教會早期的受洗名冊。
五、查閱祖先長輩的戶籍騰本是否有平埔族的名字,或是註明有「熟番」字樣。
六、是否有祭拜祀壺或阿立祖。
七、察看人的外觀,凡有雙眼皮者,多半是和平埔族混血。
八、看腳的小趾頭是否多出一片指甲,若沒有,則可能是平埔族。
於是幸助我比了一下,發現自己除了雙眼皮以外都是漢人特徵
有沒有辨別漢人 v.s. 平埔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