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biNOva (星星徹夜未眠)》之銘言:
: : http://i.imgur.com/bLlAAhL.jpg
: 你是反串??上面台灣人的消費量比移出量還高阿XD
: 每人年平均消費1石...台灣人現在都沒吃這麼多米好嗎
: 這篇我早看過了
看過還解讀這麼差
台灣當年平均年消費一石,是因為食物選擇少以及物資不豐富好不好....
現在台灣人的飲食除了米之外還有麥(麵包、中西式麵)等不同的選擇
你如果真的有心,可以查得出來當年台灣甘藷的年攝取量跟米的年攝取量分別多少。
別說我在亂說,我附上來源:
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
https://goo.gl/7cXhpb
http://i.imgur.com/YiMTnBp.jpg
http://i.imgur.com/ep0JBNa.jpg
: 日本人規劃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各自有不同雜糧產物,
日他個鬼雜糧啦,有種就貼資料說這雜糧是什麼雜糧
:
: 朝鮮 台灣 南洋 糧食自給率都是超過100%
很抱歉齁,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本來就一直超過100%,你想表達什麼我不懂
: 是會互相交易的好嗎...原本台灣要推小麥,可惜品質不好
是啊,只能用黑市交易,真辛酸。
: 關於甘藷,的確是作為代用糧食之用
: 但你知道那時候甘藷也不便宜嗎?
你也知道不便宜,那時候就只能吃甘藷,米都被收走了你還想怎樣。
: 因為甘藷是當時酒精的原料之一
: 甘藷太貴台灣人是會轉去吃米的!!
: 自己看看圖也知道台灣米年年增產的幅度可是移出並沒有瘋狂增加
: 甚至還有下降的,文獻都有記載,所以不要秀下限了
我只知道日本人在1944 1945讓台灣人的米年增加幅度達好幾成,
負的好幾成。
到了1944年,島內糧食供給已經極度不足,但台灣被規定輸日的米穀量卻仍較前一年多了
60萬石…。然而,戰爭末期糧食生產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生產要素的短缺。除了農業
機 械因為物資輸入困難而供應不足外,為了建造軍事工程,農業用地亦被大量徵用。 此
外,台灣所使用的肥料絕大部分要從日本國內、朝鮮與中國東北等地進口,戰爭末期因
為海上運輸困難,也導致肥料供應的短缺。最嚴重的問題,當然在於農村勞動人口的不足
。 《日本據台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 P.235-6
而戰爭結束的1945年,台灣平均每公頃收穫的米量只達到1938年的一半,糧食價格指數
則將1937年的價格定為100,1943年上漲為153.7,1944年171.7,1945年更高漲為3274.5
。 等到戰爭結束,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時,【台灣食糧營團】內所儲藏的米幾乎已經
被消 耗殆盡,因而沒有米可用來配給,這是接收期糧食不足現象的原因之一。 物價上,
1937年台北市的物價若定為100,1944年是460.12,1945年更是37年的23.6倍
《日本據台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P.236-7
: 台灣米產量在日治時代是完全足以供給台灣人自用的
:告訴你真相你不要崩潰
當年米騷動的原因是因為日本本土農民種的米產量跟成本打不過台灣等地的米
後來日本政府想到的辦法就是強制控制物價以及該死的市場供給量,也就是強制控制台灣
地區的市場。
你如果要辯就繼續辯,我奉陪到底
第一憨,種甘蔗給社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