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台灣農民吃不起米,只能吃甘藷簽,還說文學有,史料也有
,還說別人拿不出農民有米吃的證據,恰巧,1949年的台灣省糧食局
出了台灣省政紀要的叢書,裡頭有本書叫糧食增產,在頁42的台灣
省主要糧食消費熱量比較表裡有民國26、30、34、35、36及37年的比較
在26年時,平均每人每日的消費熱量是1986cal,其中食米佔1109,甘薯是336,
再來是花生和豬肉各佔129,大豆是92,其他香蕉鳥肉麵粉就不記了
到了30年時,每人每日熱量是1982,其中食米1303,甘藷是288,花生和豬肉
分別下降到87和73
到了34年,可想而知一定很低,所以這年每人每日消費熱量是1291,其中食米是
896,甘藷則是298,變化不大,花生和豬肉分別是45和23。
35和36年則緩步的恢復,但是還沒到30年的水準
要到37年,每人的熱量才恢復到1859,其中食米為1393,這的確超出了26年的水準,
甘薯則是279,花生則是84,但是豬肉則下降到30,顯然食物趨於單一,純粹以吃飽為主
喔,對了,當時台灣農民佔總人口的7成,即使都市人吃的比農民好,也無法拉高整個
熱量的平均數的。
的確,日本在戰爭期間實施了統制策略,低價收購農民手中的米,再由食糧營團來進行
分配,每人每月8.4公斤,不敷食用時則以雜糧補充,其他則全部運回日本,這種
低價的收購方式使不少農民產生怠耕現象,加上戰爭破壞,還有肥料短缺等影響,
戰後一時間缺糧,這都是的確發生的事,但要以此說台灣農民沒米可吃,那就是蠢蛋的
想法了,戰爭期間,很多都市人還得跑去鄉下投靠親戚農民,因為農民會藏米,吃的比
都市人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