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brother,不要被騙了.
找一個稻草人,再用另一個紙人打破他,紙人撕開來是什麼?亦是假的.以假亂真,填
真賣假,這就是黨國擦脂抹粉的方式,既然要說米,就要知米價阿.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之際,日本的確掌握到台灣面臨了糧荒,陳儀也確實下令要
解決糧荒,這兩者之間,有一段重要的空白被遺漏了,那就是日本,並不是放棄物資管制
,相反的,他們正是提出物資管制的那一個.
根據「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移交清冊」,日本提出的建議有三,其一,政府不歸還
農民收購的米,除農會外,農民不得要求私下買賣米.其二,要求第一線米榖管制的警察
和官員繼續維持勤務,其三,盡可能維持原來的米價和物價.
當時中日交接的任務,美國也參與其中,在農林會議上,日本一再提出米榖管制的重要
性,老美一聽到糧荒,嚇了一跳,原本以台灣糧食充足,所以希望日軍延後遣返,因為日
本本土也有糧食不足的問題.若台人有糧荒,則日本軍滯留可能會引發暴動,除了日本說
台灣糧食不足情況,長官公署也希望日本趕快滾,於是16萬的軍隊,25萬的日本人,
移出,而中國軍隊3萬人移入,實際上,人口結構有所變更,代表吃米的人變少了,糧食
不足並無更加惡化.
中美日三方都知道1946年將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而1945年10月接收的長官
公署,第一道發布的農字命令,即是米榖管制.
1945年8月,在米榖管制的運作下,糧食大致上是穩定的,但是收穫不足,無論如
何都是個問題,1946年如繼續實行管制,則可以撐過,米榖管制是需要一定的專業度
方能辦到,日本晨間劇經常演出這樣的情景,衣裝襤褸的少女跟著大家排隊,好不容易領
到了一包白米,卻跑著跑著跌倒了灑出來,這時,一個像是西島秀俊的傢伙就會從角落裡
出現,幫忙一起撿,然後微笑著說「我分你你一點吧」.
米榖管制和搶米不同,管制前,需要配發種子和肥料,然後經過精密的丈量,種田時,
紀錄一次,收成前,再確認一次,在征購與配售之間,避免有人少繳或多拿,或覺得政府
不公平中飽私囊,這是戰時許多國家撐過糧食不足的臨時辦法,開源節流,很像年金改革
吧?原理差不多.
但是黨國嫌麻煩,不調查也不計算,更不發肥料,直接要求成果,實行劣版的米榖管制
於是所謂食米配給,儘管收購價格提高,但人民所得更低,與市價差距更大,既然徵收有
困難,黨工們就問大家「不要配給好不好哇?」理所當然,討厭這個制度的農民,就投下
了反對票,不過其他消費者如工商學生則希望進行配給.
於是乎,米榖管制就被廢除了,政府也不用管這複雜的作業,直接讓大家自由買賣,你
說,這不是好事嗎?所謂的自由經濟,但別忘了,糧食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而更可怕的
是,物價.
1945年8月,米價尚在43.73台幣,10月接收時,是44.26,而1946
年1月,所謂米榖管制廢除時,米價來到88.4台幣,2月,171.42台幣.
米價提升,房租飛漲,柴米油鹽醬醋茶,只剩下柴沒漲,這個廢柴政府,才是真正放棄
管制的元兇,也是造成糧荒問題的直接因子,事實上,即使米榖自由化也不可能漲如此之
凶,問題在於,徵收不順利的時候,還是有收到,準備配給的時候,卻辦了不用配給的投
票,投票辦完了,制度廢除,農民歡喜,那麼,米到哪去了呢?
「封存」
這就是國黨政府其中的奧妙了,一手摸奶,一嘴念經,原本要配給大家的米,以作為軍
用為理由,封存了大概11萬噸,這麼說吧,島上外來人口不過三萬多人,當中的駐軍兩
萬多,一年份的糧食8千噸足矣,這個數字代表著,一個軍人比起百姓,一天要多吃14
碗飯.
不只封存,還公然搶米,陳儀的首席交響樂團指揮,喔不,是少將,蔡繼琨,帶兵到處
搶糧,於是我們看到一些有趣記述:
「臺中縣下糧米先被糧食局征用壹萬八千餘石,嗣後又被蔡少將以恐怖手段強迫運去二
萬五千餘包,兩度合計達四萬餘包,合米四百萬斤.」
搶到了霧峰,農民問他,「我們這邊有一千八百包,可給國軍六百包,剩下的分給村民
,可不可?」
「不可,陳長官說要的,你全部交出來,不然我要開始演奏了」
村民們鞠躬哀求,蔡少將拿出了機關槍,大罵幾句,「你想聽貝多芬,還是馬賽進行曲
呢?」於是整倉庫的米都被搶走了,少將凱旋而歸,這是1946年4月發生的事.
至於這蔡繼琨何許人也?福建省泉州市人,於福建省主席陳儀手下擔任音樂學校校長,
抗戰之時,在主席身旁裊裊演奏,鼓舞士氣,在兵敗城陷之時,請來了四位外籍音樂家,
「一時樂聲、掌聲、歡呼聲齊鳴,感情豐富而無家可歸的外籍音樂家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試想,如果拍成電影,這將是一個如何突兀而感人的場景阿!近年來人們常說,中
學教課書對近代史的修改而動搖了國家認同,這有一定的道理.」
from 《陳儀:為理想一生懸命的悲歌》
蔡繼琨,被稱「台灣交響樂之父」,人們這麼說他,是有道理的,1945年12月,
他親自指揮「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在台北市舉辦演奏會,廣邀黨政軍以及各家
媒體,演奏著由陳儀作詞、蔡繼琨作曲的《愛國歌》,以及柯遠芬作詞、蔡繼琨作曲的《
台灣進行曲》,多麼嫚妙阿,我們振奮人心的旋律,宛若曼珠沙華一般,吹響鑼號,彈奏
豎琴,高喊勝利,在布滿鐵銹味的風雨即將來臨前,和平的一瞬,召喚死神的前奏,在腥
紅色的布幕即將降下時,我們都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了什麼.
陳儀要愛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了,柯遠芬,要展開他的清鄉進行曲.
我們來說說,米荒是怎麼發生的,自然不是在大炮與槍響中發生的,是在人性的貪婪之
中,發生的,是在人怠惰散漫之中,發生的,是在無視於人民痛苦與哀求之中,發生的,
是把屎丟給人民,米留給自己,把抑制糧價、籌措糧食的責任留給人民,把滿倉滿榖的食
糧留給了自己,我們說吃番薯簽是怎麼來的,我們體會了長官如何教會人民們學會安靜,
我們知道了在黑市中互相丟擲的米與金錢,但怎麼買,都買不夠,怎麼買,價格卻越翻越
高.
1947年4月,米價來到一個惡魔般的數字,666.92.
讓我們回到1946年,1月時,米價飛漲,3月,陳儀召開「糧食調劑委員會」要地
方人士自行想辦法,4月時,勉為其難的說要救濟,說好撥6000噸,根據台灣省糧食
局記載,實際只撥了3189噸,而且是販售的方式,恩,比市價便宜1塊錢.
而我們都知道,原本封存的米有11萬噸.
當陳儀以糧荒之名,要求聯合總署救濟,送來了10萬袋麵粉,也是從原本免費救濟,
改成「賣」的,而說要用台灣煤礦換的20萬石福建米,結果煤礦從台灣運出去,米只來
了4844石.
而說好的肥料呢?
24萬噸運抵上海後,只有13萬噸送到台灣,13萬噸肥料,只不到1萬噸用於糧食
生產,當然也是用賣的,翻倍賣.
於是我們知道各種物資,是如何消失於密室,兌成神秘的魔法石,這是魔法,哈利波特
的魔法,但是,別以為這樣就夠了,還有別的.
「田賦征實」
1946年8月,這個來古老東方的神秘黑魔法,在炸燬了之那國以後,穿白袍的陳儀
.不利多,在福爾摩沙施展開來,即土地徵收實物稅,他是這麼說的,
「我們的糧食政策,一是充實軍糧,一是調劑民食,要達成這些任務,政府必需有大量
糧食握在手裡,於是田賦征收實物」
我們不知道「調劑民食」他幹的怎麼樣,但是充實軍糧他幹的很好,他唸了一串咒語,
說要以量至價,但實際上,量越來越少,價越來越高.
若說有什麼比乾旱、颱風更加可怕,乃在於「田賦征實」這化零為整的魔法.
在萬華的龍山寺,若說1945年市場堆的高高的牛、豬、雞、鴨肉,1947年2月
13日的龍山寺中,千人遊行請求解決米荒,實乃無比的諷刺的對比--怪「牛」嗎?
水牛肉質生澀,根本不好食用,又是農夫的第二生命,很難想像有人會把水牛宰的跟山
一樣,與豬肉雞肉堆疊在一起.
1947年2月22日,「饑民僵斃路上,令人慘不忍睹」,人民導報云.
我們可以這麼說,米荒有兩個原因,第一,1946年解除了米榖管制,以封存和爭搶
,下半年,實行田賦征實,將人民的稻米劫掠一空,雪中括炭,而其後的人們呢?
聽著一個艘年在說故事,他說的津津有味,而人們也愛聽,他舉起雙手,在空中胡亂的
抓著,就好像在摸奶一樣,摸到了八田與一的奶,人們拍手歡呼,因為此時,聽的人們,
感覺自己無罪了,於是他越摸越興奮,摸到了二二八身上.
把加害人說成是英雄,在無辜的技師,被砍頭之後,這群人食隨知味,越摸,越是開心
,每摸一次,肩膀上的沉重就輕了,每摸一次,他們所討厭的那群人,就顯得無知與困窘
,他們騎在台灣的先民上,朝著台灣人盡興的排毒.
卻忘了自己也是台灣人呢.
吃台灣米,喝台灣水的台灣人呢,如果這座島之外,有個佇立百年的海神,祂會怎麼看
這幕景象?一群台灣人,在玩著「扮演台灣人的遊戲」,告訴另一群台灣人,我們是如何
的為你好阿,你們是如何的對不起台灣,你們
你們這又笨又壞的台灣人.
因為怕被責罵,於是先責怪別人,自己明明不是兇手,卻幻想著自己與兇手的影子,是
如此接近,沉浸在一股癲狂之中,於是價值產生了紊亂,喪失了信念,世界失去了公正,
只好像擰抹布般,扭轉自己的腦子.
為什麼看到加害人被重擊,就感覺到要消滅自己的存在?為什麼看到被害者的不幸,會
覺得是自己的錯誤?好人一定會有好報,壞事不會發生在好人身上.
所以那發生不幸的,想必也做了不好的事吧,然後那與我相近的那個人哪,他一定是,
好人,所以他不會做壞事.
幻想自己是加害人的影子.
進入了兇手的邏輯,移情到莫須有的偶像,不管是哪個都好,在墳前被切割的沉思之中
,散播恐懼,替皇民化運動下的人抱屈的方式是,指著現代人說「你們這些皇民!」
在面無表情的舉著頭顱的人面前,say「合理,這是一種愛國表現」,彷彿數千數百
個李承龍,在螢幕前傳遞他的聲音.
說那台灣人的市長擁有日本人的血統,彷彿兇手正在他耳畔磨蹭呢喃.
然後輪到二二八的時候,就成為屠殺者的庇護者了,都是日本人的錯,我不會受傷害.
其實日本人沒那麼重要.
去想別人怎麼去想,brother,當人失去了這個能力,就會變得極度自私,而看
不見週遭的世界,與身旁的人的存在.
說出來的話就會變成是那樣的,消去自我成為憤怒的連體嬰.
如果那海神,掀起浪來,想必祂會這麼說吧,
「你們之中,有一些人聽到我的鳴鼓之聲,就倒了下來...」
「你們的肩膀上有許多積壓,有許多回憶,許多惡意的侏儒盤據在你們心靈的角落裡.
你們之中,也帶著隱密的流氓氣息.」
「就算你們是高尚的,屬於高尚的那一類,你們的心中還是有許多歪曲和畸形,世界上
卻沒有一位鐵匠能為我把你們槌直.」
如果依偎施暴者會讓脆弱的心看起來無比強大,那麼它將會被真正堅強的凡人們擊毀無
數次,直到人醒來為止.
因為這就是生命,讓我們再來一次,
tomoyo.
※ 引述《slcgboy (艾羅米)》之銘言:
: FB卦點說明:(正體中文 20 個字)
: 我說阿 不是都轉彎了 居然又轉回來
: 這樣180度轉彎在轉彎 比吳敦義還會轉
: 如果有人說幫她刷存在感那就請見諒
: 畢竟刷的再多他也沒什麼機會跟習大大握手了~~
: 板上一堆討論跟數據了 如果忽視才是9.2的問題阿
: 另外還是自己回復一點看法
: 糧食存量跟產量問題這個數字前面有很多大家回去看
: 我主要打的目標是那段日本投降後一兩月內消耗的糧食大約是半年份這個比例
: 這代表從一碗飯變成三、四碗飯 有這麼能吃?
: 還且還宰殺耕牛來吃???
: 所以妳的專家是誰??
: FB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HanTingHou/videos/1316094835092727/
: FB內容:
: 有人說:「國民政府在光復初期掠奪台灣米糧送往大陸打內戰,導致米糧稀缺、米價上漲。」此一說法不僅在網路瘋傳、更透過教科書被寫成「標準答案」。
: 但其實,最新的證據證明過去的研究是有疏失的。歡迎分享轉發!宣導正確歷史!
: 一定有人說電報是假的。那請拿出證據或其他史料,證明陳儀真的掠奪台灣米糧到大陸。
: 為什麼跟你學習的、跟網路上聽到的不一樣?
: 答案很簡單,教科書真的寫錯了!
: 我希望要反駁的,拿出證據,不要只會人身攻擊或轉移焦點,說國民黨其他地方很爛或日本其他地方很好,我們在談的只有一件事:陳儀有沒有將台灣的米糧送至大陸。
: ※
: 一、缺乏米糧之歷史背景
: 關於1945年臺灣稻作生產情形,日本殖民當局分析,由於寒害、乾旱、暴雨等天災因素,及美軍空襲轟炸等原因,第一、二期稻作大幅減收,未來的糧食需求將出現大問題。亦即,日本殖民當局不但精準預知1945年的嚴重糧荒,事實上他們於陳儀抵臺之前,就已經確切知道1945年上半年米穀收成的悲慘情況。1945年臺灣稻米的總產量只達到747萬公石,未及1937年的一半。
: 又由於美軍大肆轟炸,臺灣肥料工廠殘破不堪,肥料生產可說幾乎完全停頓。1945年全臺肥料施用量為0.2萬公噸,僅及日據時期的1938年肥料最高施用量38.9萬公噸的0.5%, 可見肥料的稀缺。戰爭時期,農村之少壯者均被徵調參加侵華戰爭,農村的勞動力極端缺乏,又因農產品被日本殖民當局低價強制收購,等於無代價被搜刮,農民對米穀增產已失去興趣。在缺乏肥料、天災、戰爭缺乏勞力等因素之下,1945年的臺灣糙米產量一落千丈,大為減少,約僅63.8萬公噸 ,僅及前一年1944年產量的59.8%。比全省最低消費量還少22萬噸,出現嚴重米荒。
: 然而,就在糧食已經非常不足,臺灣需施行米糧嚴格配給的情形下,日人仍強將大量的臺灣米穀(糙米)運往日本。1943年自臺灣運往日本的糙米達25.8萬公噸,1944年運往日本16.6萬公噸。1945年上半年日人又將3萬公噸糙米輸往日本、沖繩與華南。 同(1945)年6、7月時,日人還以臺灣的糧食供應其在東南亞作戰的日軍,雖然到了後來,運糧船一艘艘地被美軍炸沉,連漁船運米也遭炸沉引 。凡此種種,更加重了臺灣地區米糧不足的情形。
: 當時學者即評估,到了1946年春,如果依正常消費標準,即如果米糧是在市場自由買賣,則臺灣缺糧約超過一半。「臺灣將超過一半的人在市場上是有錢買不到米,無米糧可食!」
: 1945年,日本殖民當局已完全掌握臺灣即將面臨嚴重糧荒大災難,但就在要將臺歸還中國前的九月上旬,日本人放棄對各項物資的管制 ,導致民間大量消費糧食。據9月22日《臺灣新報》報導,從萬華車站到龍山寺間馬路兩旁的店家內,都高高地堆著牛、豬、雞、鴨等肉在販售,市民們完全可以買到他們想要的商品 。又由於日人管制鬆綁放任不問,全島耕牛頻頻被偷屠宰。據陳儀抵臺當天10月24日《臺灣新報》的報導,當時全臺耕牛總數的三分之一遭屠宰,故影響未來耕作與糧食生產尤大。
: 據當時專家估計,日人投降後一、二個月間所大肆浪費的糧食,可維持臺灣半年份的食用量 。就臺灣整體社會而言,米穀專家們則估計,依當時臺灣現存米穀與第二期的收穫量,到了1946年的二、三月,臺灣社會就將進入饑餓狀態。 糧食不足必然帶來社會的動亂,已可預見類似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不遠矣。
: 屋漏偏逢連夜雨,1945年缺糧,1946年,第一期稻作遭旱災,中部水田因缺水而未能播種者即達萬餘甲,第二期又於9月25日遭逢臺灣十四年來未有的巨大颱風。 故1946全年稻作收獲僅89.4萬公噸,遠遜於日據時代產量,在稻作收成勢必銳減的預期心理下,米價再度高漲。
: 二、陳儀積極解決糧荒
: 糧荒如此嚴峻,陳儀抵臺後,積極努力解決糧荒問題。例如陳儀於1945年10月24日抵臺,僅一星期後的31日,長官公署就公佈〈臺灣省管理糧食臨時辦法〉。
: 11與12月時,花蓮港廳與農林處即宣佈禁止米穀釀酒製粉,臺北市開始實施食米配給。翌(1946)年春,長官公署、臺灣省糧食調劑委員會、臺灣省貿易公司(1946年2月7日改為臺灣省貿易局)、警備總司令部、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及花蓮、臺南、臺中、高雄、臺北、基隆等縣市皆有諸多解決糧荒問題之命令及方式。在光復後直到二二八事件爆發前,陳儀政府不斷嘗試各種方式,欲解決糧荒。
: 當時陳儀採取重新整治農田水利、加強化肥供應、調整土地關係等措施,使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農業生產力逐漸得到恢復。到1947年,全省受戰爭和自然災害破壞的農田水利設施基本修復,並進一步加強了河患的防治與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農田灌溉面積有所增加。化肥產量也逐年增加,部分緩解了「肥荒」問題。
: 在此同時,中央政府曾多次向臺灣徵米,但陳儀鑑於臺灣人民亦缺米糧,所以反對將米運往大陸,極力抗拒,以致中央無法徵收。 如1945年12月28日中央行總秘書長向景雲,致電行總臺灣分署錢宗起詢問:
: 「臺灣食米全年生產及銷費量各若干,目下有無餘糧可資出口,供給華南各地。署如大量購運有無困難。盼即電復滬福州路120號善後總署。」
: 行總不僅催促分署,也直接去電長官公署詢問是否有辦法糧食出口。陳儀在12月29日以亥艷電向行總署長回覆如下:
: 臺灣素以產米著名,唯近年因肥料供給缺乏,收穫逐年遞減,估計自本年十一月至明年五月需要四十九萬三千餘噸,而本省可能供給者祇三十七萬九千餘噸,尚短十一萬四千餘噸,雖目前尚未缺糧,而轉瞬即感糧荒頗為嚴重。為今之計,首在輸入大批化學肥料,使勿失農時,來年收成方有把握。次則在青黃不接時期,運濟糧食以資過渡。報載聯總明年一至六月運米七十三萬噸接濟我國。
: 此項糧食如何分配,當在藎籌之中,務祈將臺灣列入分配糧食區內,於明年二、三月間接濟五萬噸以維民食。一面並請分配大批化學肥料來臺,藉利農事,實所企禱。至臺灣糧食產銷數字,已由救濟分署另電詳陳,佇盼電復。弟陳儀亥艷親印。
: 陳儀不僅明確表達了沒有餘糧可供出口,更要求中央行總能盡速撥糧食、肥料來到臺灣,以解決臺灣方面缺糧之急。
: 此外,長官公署於1946年5月25日下令查緝嚴禁糧食出境,並積極籌購外米。1946年1月31日,越南西貢米五千袋運抵臺灣 。同年夏天,內地福建曾運米364公噸、穀281公噸及麥32公噸至臺灣 。此外,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止,貿易局以交換物資為主併採購的方式,自上海、天津、青島等地進口大量臺灣所缺的物資,例如肥料8,457公噸、麵粉90,900袋、布123,664疋、汽油26,500加侖等共二十三類之多,並大量配銷予一般人民及合作社。
: 由上述資料可知,「長官公署運輸大量米糧到大陸而導致臺灣米荒」之說,應該僅是「傳聞」,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