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ukhachevsky (總參謀部艦種觀測組組長)》之銘言:
這個就是你寫的吧?呵呵
http://i.imgur.com/ZdF3xV8.jpg
還被黨工轉貼來轉貼去,當成聖經,你也被當成神來膜拜,還叫你圖帥勒,早想當面
打臉你了,每次我有空你就不會出現,我不想浪費閒暇時你就會出來,好,今天就犧牲
一次
※ 引述《Tukhachevsky (蘇軍第一副總參謀長)》之銘言:
: ※ 引述《cutsadh ((閉關!))》之銘言:
: : 先跟你說,在戰爭時期1937–1944年度之間,台灣總督府不僅沒有財政赤字, 反而是每年
: : 都有巨額的財政盈餘,戰後會通膨很正常,但其中會很多因素,你只說有這種現象,
: : 不去看為什麼會這樣,或者會越來越嚴重,是否是惡性物價膨漲,這樣不是很奇怪。
: : 我簡單提一下。
: : 戰後物價會忽然大增,只要是因為經濟管制解除後,會從管制水準上升到市場均衡水準,
: : 這是正常的,在1945年11月前尚算溫和,但之後越來越嚴重,最嚴重的物價膨脹是發生於
: : 戰後的1946到1950年之間,1945年初至1950年底,台灣平均每年的物價上漲率是676.1%,
: : 這是前所未有的惡性物價膨脹。
: : 你知道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財務處何時開始接管前台灣總督府財務課嗎? 就是11月1日
: : 開始。
: : 通膨無可避免沒錯,但大量物資、糧食,被拼命的運往(搶奪)中國大陸,也不知道被貪污
: : 還是被怎麼了,導致讓臺灣出現糧荒,造成社會不穩定,也沒錯阿。
: 台灣光復之初,日人在中國政府未正式接收前,大量發行「台灣銀行流通券」,到1945年
: 10月中國政府成立前進指揮所時,發行總額已增加兩倍多,同時間物價僅上漲3.9%.....
: .然而對光復初日人濫發通貨,形成物價上漲之潛在壓力實未予以應有的評價。
: 《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P.213
: 然而,為了避免貨幣供給額成長過快,總督府卻又加強推行國民儲蓄運動,試圖降低一般
: 人民的購買力,1944年全台灣的儲蓄額已經高達5.85億元,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的2.78
: 倍。
: 同時 根據台灣總督府的【台灣統治概要】一書中,有日本在戰時台灣銀行的貨幣發行量
: 1937/6 75498000
: 1937/12 112033000
: 1938/12 140018000
: 1939/12 171169000
: 1940/12 199685000
: 1941/12 252845000
: 1942/12 289274000
: 1943/12 415554000
: 1944/12 796080000
: 1945/3 1021008000
: 投降日 1433190000
: 8/31 1651000000
: 9/11 1930000000
: 短短一個月不到,市場上多出了幾乎1/3的通行量的貨幣!同時,還有相當於通行量的1/3
: 是沒有兌現的儲蓄。
: 日本據台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P.238-9
: 而根據《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一書,1946年一月,舊台幣的通貨發行量是24.56
: 億元。換言之,日本人在要走得兩個月內,狂印了幾乎是之前的總發行量的鈔票。
: 這,也是要算在國民黨跟蔣介石頭上 對吧?
沒錯,當然是要算在ROC/KMT/蔣匪介石頭上。
: 至於,先開第一槍,各種物資上漲了500%,與又印了一個發行量的鈔票導致直接進入
: 通膨點火倒數計時者,你卻刻意給他們抹粉。
↑這就是標準的作文式寫法,其實只要貼出1946年後的資料,你就立刻自爆了。
(你的原文寫得太跳TONE了,這兩句話明明是在說台灣的惡性通膨,你卻把他們放去中國
的物價通膨段,我只好「幫」你搬上來免得你自我斷章取義)
http://i.imgur.com/W26lTPA.jpg
你ROC/KMT在1946年以後的貨幣發行量和躉售物價指數,根本沒把台灣總督府放在眼裡。
且貨幣發行量和躉售物價指數是同時成比例的飆漲,你放了多少貨幣,就引發多大的
物價飆升。
非常明顯,單就貨幣發行量來看,這個和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缺乏足夠關聯性。
1945年~1950年底,台灣的躉售物價指數可是上升了218455.7倍哪
我不知道你不是年紀大了,早年求學時ROC黨國教育只教你寫作文,沒教你邏輯推導和
獨立思考,因為你要把台灣戰後的惡性通膨歸咎給日本,只貼到1945年以前的資料
根本就缺乏足夠論據基礎,這是極為嚴重的錯誤。
而你卻「以為」這樣就夠了,用一堆嘲諷的言詞表演,就想「硬上」到結論,還有一堆
小ROC人幫你叫好,還到處轉貼你的文章幫你獻醜,我真是替你們ROC人的邏輯和思考
能力悲嘆幾聲。
我們只要再看貨幣發行的「原因」,便可知道責任在ROC或日本
http://i.imgur.com/l9Lx1mc.jpg
1946年5月20日,台銀正式移交給ROC,資產負債表上的「其他資產」餘額暴增為
1968百萬圓,其中台銀對日本國庫墊付款只有445.4百萬圓,對台灣省公庫墊款則為
776.6百萬圓。
到5月底,台灣省公庫透支「又」暴增為1308.7百萬圓,可見此時台灣的貨幣發行原因
已經不再是日本問題,而是台灣省政府的財政問題。
若根據ROC台灣省政府主計處,那麼1946~1950每年都有財政盈餘,那為何還有惡性通膨?
因為ROC人的低能財政統計,根本就沒有反映出省庫的現金流量,這就是你最愛用的ROC
的統計功力,各方面都只有一個「爛」字,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比方說,《台灣省財政統計》(1953)說,1946年度台灣省財政賒借收入是1255.3百萬元。
可是,台灣省政府(1947,P200)卻說,1946年度的短期借款是2000.0百萬元。
原來阿,台灣省政府對台銀的「短期借款」有部分根本「沒」列入統計裡面,可是,
你只要有借錢包括「短期借款」,就會立刻對台銀造成通融壓力。
日治時期,台銀的放款對象以民營企業為主。
ROC竊台後,因為ROC搜刮全台91.%↑資本額在20萬以上的企業,去合併成「給外省人飯碗
」的國營事業,同時還壓制台灣人的民營企業,所以戰後台銀的放款對象都以國營事業
為主。
比方說,1947年底台銀的放款,民營企業只占0.64%,1948年底為1.35%,1949年為8.09%。
換言之,此階段台銀的放款和通貨發行以國營事業為主,即是台灣惡性通膨的主因。
阿,這個放款低不只是因為民營企業少而已喔,還包括他們把放款當作打垮「碩果僅存」
的劣等人種台灣企業的手段「之一」
三民主義就是都要搞「給外省人飯碗」的國營事業,孫文自己說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
,當年對台灣的大掠奪就是根據三民主義啦,聯考會考喔!
台銀的放款又以「台糖」為最大宗
在營運仍由日本人負責的「監理時期」,1945年11月~1946年3月,台銀對台糖的放款是
3.07億元,大約佔台銀放款餘額的21.4%。
但是到了同年(1946)年底,台糖的欠款卻暴增到21億元,僅一間公司就佔了台銀放款餘額的
35%之高。
細究台糖借款原因
1945年台灣製糖業的存糖有34萬7286公噸,到了「監理階段」(戰後仍由日本人管理的
時間) 後莫名消失到剩下17萬3262公噸
在經過「疏開糖」、「改裝溢數」損失,只剩下15萬公噸。
請問這19萬7286公噸的鉅額損失是怎麼消失的?
你不是很大聲的說「這麼大量要消失比如運出台灣一定會有紀錄」?
去找出來阿,不然你就是大嘴而已,找不出來你就給我把話吞回去,我知道你找不出來,
因為ROC的統計和紀錄就是這麼不堪用,只有你會當聖經拜而已。
僅存的15萬噸糖價值約13.26億元,本該是台糖1946年度的營運資金,卻被蔣匪介石的
ROC下令全部上繳中央,到上海銷售
(1947年228之後蔣匪介石才在台灣人的228處理委員會要求下,把15萬噸糖的錢還給台銀
,但因物價通膨嚴重,台銀實際拿到的價值很低)
15萬噸存糖被ROC搶去中國的結果,是台糖只好向台銀借錢度日。
ROC人接管「之前」,台糖的欠款只有3.07億元,只占台銀放款餘額的21.4%。
ROC人接管「之後」,1946年底台糖欠款暴增為21億元,佔台銀放款餘額的35%之高
到了1949年底,台糖公司的總負債高達「新台幣」8000萬元 (四萬塊換一塊錢之後,之前
是舊台幣),佔台銀對企業放款餘額的50%。
這還只是一間公司而已。
http://i.imgur.com/Pb9w1yv.jpg
請問這原因和你寫作文的「日本人是惡性通膨原因」關聯性在哪?
‧1946年上半,台銀對省公庫墊款,
‧1946年下半至1948年之間,台銀對公營企業放款,
‧1948年8月到10月底,上海熱錢流入,
‧1948年11月至1950年底,對中央政府軍政機關墊借
BY 台大經濟系教授吳聰敏 《台灣戰後惡性通膨》
1949年美國國務院解密檔案也提到台灣經濟惡化
http://i.imgur.com/BHi35zi.jpg
http://i.imgur.com/FUf1atb.jpg
在過去的六個月福爾摩沙的經濟迅速惡化(請注意這是1949年),
因為他們的人口急遽上升了10~20%而這些
「新來的(外省)人並無經濟生產力」
(欸,你要不要幫你的ROC解釋一下,ROC說貢獻超大並穩定台灣的「中國人移入潮」
怎麼會被美國說「沒有經濟生產力」?)
因為這些情況變化,原本ECA 250萬美元的美國援助方案已經無法再幫助當地人的生活。
綜觀這一切,我們發現這和我們在一年前在「中國大陸面對的情況」非常相似,該政
府深陷權力腐敗且不適任……. 被該政府統治的人們將會憎恨任何援助該政府的外國。至
今尚無希望發動政變推翻之,讓現有的(中華民國在台)政府被取代並開始走向自由的政
治和明智的經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