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有一件事情想問...先來看看網路上的說法
覺青:
這一詞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並無人使用,通常使用的是「覺醒公民」或「公民覺醒」指
的是對現狀不滿的年輕人,不願意再受欺凌欺騙,而選擇站出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與訴求,
原本是屬於正面的用語,很多支持學運的鄉民也以此自任。
但在2016年,尤其政黨輪替後,由於民進黨其做在野黨時的表現及當初參選的政策在上台
做執政黨後各種跳票或轉彎(被八卦板鄉民酸為「髮夾彎」);這樣的反義用法因而愈來
愈常見,用來酸當初覺醒青年自以為「覺醒」來反對執政的國民黨,但政黨輪替後發現民
進黨也很爛卻不予譴責的那些人。覺醒青年一詞從一開始也用於自稱,逐漸轉變為主要是
被討論的「他稱」,八卦板也常有人開始用它來批評反諷部分年輕人以及相關的做為,且
在八卦板不時有人以此為關鍵字來問卦,通常無意義及作為,在推文中也很常出現,成為
雨傘術語,而同樣的,當初在學運中的領袖如林飛帆、陳為廷等,在學運期間發的FB文通
常都會被推爆,但在覺青成為貶義詞後,他們發的FB文往往在八卦板就會被噓的很慘。
有些人認為覺青這個詞變得愈來愈萬用,似乎變成一個稻草人式的箭靶,而缺乏明確的定
義。
憤青:
憤青最初指中國大陸的激進中國民族主義者(尤其是年青人)。憤青是「憤怒青年」的縮
寫,也是當前中國的網絡語言中的流行詞彙,[1]另有糞青[2]、FQ、狗糞青等變體稱呼,
一般學者認為憤青是一群不滿社會現狀的網民。「憤青」亦可泛指任何持激進主張或言行
激憤的年青人。
但在21世紀最初的兩三年,網絡上被稱為「憤青」的人是對這個社會的負面狀況不滿者,
其中一些人是要求變革者。這些人一般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生的,個別是80年代初的,
當時仍處於青年時期(現在多數到了中年),他們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和較強的法治觀念,
有時表現得激進,所以被稱為「憤青」。 可是,現在「憤青」一詞卻演變成指稱偽左派
、幼稚的極端左派、極端民族主義者,其中多數還是後極權、威權統治的擁護者和捍衛者
,是一些80年代及其後出生的。這些所謂「憤青」的思想觀念與最初的「憤青」是不一致
的,甚至是相對立的。這種差別是由各自所受的思想教育及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所致。
小魯想問的是 覺青跟憤青的究竟有什麼不同....感覺好像是同一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