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這一科嚴格來講應該是『中國文學』,
語言的部分則是小學學的『國語』。
上國中後台灣的教育就把語言跟文學都搞在一起了,
語言是拿來用的,文學則是自爽用可有可無包山包海。
至於台灣的狀況,反正就把語言與可有可無的東西都混在一起,
甚至到了大學還有學校把國文列為必修,
再加上內容多半跟現實生活脫節太久,
造成台灣的學生基本的寫作閱讀能力也不好,
又認為國文就是門廢課的錯覺。
早就該拆了,讓文學的東西回歸文學,想學的人去選修就好。
不然只是在浪費大家時間。
※ 引述《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之銘言:
: 看到報導說有人因為高中要考國文 去補習國文 所以發生了一些事
: 想到我們花在國文的時間上 是不是太長了
: 小學上國文 國中上國文 高中上國文
: 就連大學都有國文課(大一)
: 所以真的有必要嗎?
: 如果我們用的國文 指的是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上需要用到的文字
: 那其實 根本不用上這麼多吧
: 就跟英文一樣 追求的是理性、實際、精確的表達
: 真的要鑽研文言文 讓那些搞文學、藝術研究的人去做就好了
: 一般人不用吧?
: 這樣也就不會有人去補習XX國文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