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力求連接醫療、長照斷鏈
https://udn.com/news/story/11078/2432572
衛福部「銜接長照2.0服務出院準備友善計畫」剛剛起步,部分縣市選定特定對象、區域,建置出院準備服務。不過,目前服務量有限,若涉及跨區,資源也需要整合。
新北市推出「黃金自立給付包」,由新北市十一家醫院參與,新北民眾若中風住進這十一家醫院,出院時經醫療人員與衛生局照管中心專員評估有需求,可得到每周一次的居家物理和職能治療。目前服務對象僅限新北市中風患者,且需住在合作的十一家醫院治療,但新北市衛生局專門委員陳玉澤說,年底將推出進化版,擴大服務範圍與對象。
高雄榮民總醫院去年十月和高雄市衛生局合作推出「出院準備計畫」,高榮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周明岳說,高榮針對住在高榮附近的左營、楠梓、三民行政區患者試辦,在出院前三天,由個案管理師評估病患及家屬返家後的需求,也許當天出院,下午就可以提供服務,目前已服務廿例個案,人數尚不多,衛生局未來打算擴大到其他行政區。
對於衛福部的「出院準備友善醫院認證」計畫,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指出,出院準備小組人力有限,想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得有足夠誘因,錢少就難談;後端長照人力不足,長照服務單位都派不出照服員了,無暇顧及出院病人。
「沒有醫療的長照不會好,沒有生活照顧的長照不會成功。」台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是少數兼具社福與醫療體系專業的行政官員,他認為,國內長照最糟的就是資源整合,難以無縫接軌,出院準備應在患者住院第一天就啟動,北市今年將試辦。
另外,急性後期照顧也非常重要。雲林縣老福保護協會理事長林金立提醒,失能達六個月或預期六個月以上,才符合「長照」規定,但非所有出院患者都符合,在功能尚未恢復前,醫療及長照之間應發展社區型的急性後期照顧(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