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水晶唱片任將達 樂之路

作者: coolbeguy (酷嗶人)   2017-05-01 17:05:59
曾發掘伍佰、陳明章、黑名單工作室、豬頭皮..
有沒有水晶唱片任將達的八卦?
===========================
【上報人物】百卉含英的風華年代 水晶唱片任將達樂之路
http://imgur.com/Y9HtkST
上報 2017/05/01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6174
縮網址 http://bit.ly/2pyVPQb
音樂溯源:南管樂
1956年任將達在基隆出生,與音樂首發記憶也來自於此,「我在一條窄巷成長,家旁就是宮廟,第一個聽到的音樂聲,就是廟裡傳來的北管音樂」,多年後任將達成立「水晶唱片」做「台灣有聲資料庫」收錄田野聲音、北管與南管音樂時,他完全不感覺陌生,「應該是幼時記憶殘存。」
成長的五O年代,台灣民間電台播送很多上海音樂,任將達2個姊姊喜歡聽,連帶影響他喜歡唱,「政府從中國過來,帶來很多上海音樂,後來我發現大部分上海音樂又來自日本,日本也模擬西方藍調音樂轉成他們自己的Blues,這些日式Blues在當年上海佔據重要位置,不少女歌手都在唱和。」
中、日、韓三語成長
父親韓國人、母親日本人的任將達,從小家裡是中、日、韓三語溝通,「母親不太會說中文,她聽日、韓文歌居多」,任將達回憶,他學日文首先從媽媽青春之歌學起,「後來家裡經濟失勢,媽媽不如意時會抱著我,唱著她看過電影主題曲,哀嘆她自己的人生。」
任將達父親本是「台灣韓僑協會」會長,6歲父親中風,家中經濟遭小人介入,一家人改搬至未接水電的基隆違章建築,母親也需出外幫傭。
「最近我回溯日本流行文化脈絡,感受到日本戰後,政府因社會重整人力需求,會在女人進入勞動市場過程,強化對社會貢獻的意識,日本於是出現很多解放女性電影,這些主題曲都讓那些苦悶、被社會觀念壓抑的女性解壓。」
六O年代,韓國總統朴正熙(前總統朴槿惠之父)帶領韓國進入「維新憲法」時期,「朴正熙最威權時,我正好抵達釜山念國中。」任將達稱當年在釜山,其實不太明白社會到底發生什麼,「後來才知道當局藉『涉嫌吸毒』名義肅清流行歌手。」
音樂背後時代意義
「朴正熙當年成立『韓國藝術文化倫理委員會』肅清反政府傾向的樂手,包括韓國搖滾教父申重鉉,其實女兒朴槿惠2016年也爆出掌握『藝文黑名單』封鎖反朴槿惠藝人,父女手法如出一轍。」
1969年任將達在基隆念完韓僑小學返韓,「我韓文不算很好,釜山是地方口音極重所在,當時我透過收音機學韓文,無意間聽進不同類型韓國流行樂,或源自日本的韓國翻譯歌」,「只是當年的我,聽不到音樂背後的時代意義,也不知道首爾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藝文事變。」
1972年任將達返台進入建中,「當時Billboard、Cashbox開始風行,美軍電台都播商業成功的西洋歌曲,我和幾個朋友覺得要跟別人不一樣,都強調我們聽專輯,不聽《學生之音》西洋盜版合輯。」
他回憶,當時去中華路買唱片,大家會一起分擔費用,「一般人買是一張10元,我們常客買到一張7元,唱片行老闆也常交流我們西洋音樂趨勢」,在沒有音樂媒體的年代,任將達不僅如此吸收音樂知識,也會到基隆翻看美軍離開台灣時在當地寄賣的唱片。
Soul、Funk、搖滾、民謠都聽
「當年包括『摩城唱片』(Motown)出的黑人音樂,Soul、Funk、搖滾、民謠我都聽,也聽Neil Young、Bob Dylan、Led Zeppelin、Deep Purple,他們的搖滾樂都是代表性反體制內容」,任將達謙稱,那時英文不算好,沒很掌握歌詞意思,「但就是他們的outlook、外在形象,給我很強的文化憧憬,吸引我想要變成那種不一樣。」
高中暑假,任將達常跟學弟閉關寫搖滾樂,「台灣當時沒有這種樂風,羅大佑還沒出現。」寫歌用300元一支的便宜吉他,也買拾音器(pick-up)接到一般音箱,「音箱玩壞好幾顆。」閒暇早上起床,他和學弟飆摩托車到石門區老梅沙灘,「美軍時期曾是私人沙灘,我們在那兒練完吉他再騎回市區」,整天聽、玩音樂,任將達高校時期活得很美式。
「吉他是高一跟班上朋友學的,教我幾個和弦後,我求他借我一晚,通宵沒睡一直刷一直彈,聽唱片裡的樂曲抓單音,當晚就把吉他學起來,開始自己摸索音樂的數十年。」
他稱高中不玩團,因為民謠風行,「如Simon & Garfunkel,班上同學聲音高亢的都搶唱Paul Simon、Art Garfunkel歌,我特別喜歡硬式搖滾(Hard Rock),比較藍調基礎的搖滾樂(Blues Rock)。」
高中畢業進入台大,正值民歌時代風起雲湧,「同屆有考古系(今人類系)齊豫,常看她在醉月湖旁彈吉他。」任將達開始感受台灣出現一些個人音樂,但他仍忠於追求一路狂愛曲風,「那時反骨,只看美國影集不看台灣電影,音樂只聽專輯不聽合輯,很高端的自以為是(笑)。」
此時的任將達還未想到,日後他將在台灣本土音樂史佔據重要地位。
【延伸閱讀】【上報人物】水晶唱片時代意義 任將達:新台語運動、音樂出版普及、言論自由
水晶之路
大學畢業,任將達開過兩年咖啡廳,中廣DJ賀立時在圓山大飯店幫草創的凱渥主持秀場時,找上任將達做走秀配樂,不久,1981年賀立時得知金聲唱片公司將代理寶麗金產品,急需一名國外部經理,引薦任將達進入金聲,「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把『音樂』當正式工作。」
「金聲之前做台語,當時首次接觸海外唱片。」只是當年盜版橫行,任將達清楚做代理賺不到錢,「當時去唱片行,整面牆大概10張正版,其他整面盜版。」
「當年都靠黃鶯鶯《只有分離》專輯養活全公司,包偉銘當時是金聲唱片本土部新人,名氣很大,信件很多,唱片庫存也很多,唱片賣不太動。」他最記得不少中南部美眉都跋涉到金聲樓下搶看包偉銘,「父母看不到小孩,都打電話問金聲,是不是又去看包偉銘。」
那時唱片圈併購風潮正熱,金聲也傳出「寶麗金將收購」消息(日後於1986年正式成案),「我26、7歲血氣方剛,覺得多年奮鬥的老同事無法跟著到新公司,不爽憤而辭職。」
空窗期賦閒在家,任將達母親看出他有點憂鬱,找朋友開導他,「我覺得應該再試一些事,後來嘗試開『將·視聽中心』,有卡拉OK、可播電影、也可聽音樂的所在,一個包廂接一個包廂,有點類似U2,但更像現今坊間運動酒吧,想做出一間邊收看衛星轉播邊喝啤酒的休憩場域。」
狂愛足球的任將達,發現華視每年世界盃只轉播決賽,「即使觀賽人口不多,但如果我從預賽就拿到帶子做D-Live,應該做得起來。」未料策劃沒多久,華視決定該年起世界盃全程轉播,任將達生意盤算戛然而止。
圖:「水晶只是向台灣樂迷遞出另一個選擇」。(攝影:葉信菉)
同一時間,「水晶唱片」之路悄然成形。
任將達開始與任職金聲唱片結識的聯合報音樂記者何穎怡、程港輝、王明輝等人推動音樂交流,「程港輝香港人,簽證關係定期返港,每趟回台都帶很多英國、歐洲新唱片」,「1986年英國很多『後龐克』(Post-punk)搖滾樂,比較New-Wave,台灣以前都是美系音樂很少聽過。」
任將達覺得「應該讓其他台灣樂迷也有機會聽見」,「那時資訊極匱乏,沒人知道除了Billboard、Cashbox榜單還有什麼不同音樂,我們幾個就辦唱片欣賞會,想告訴大家『世界正在轉變』。」
第一場辦在敦化南路「將·視聽中心」原址,百餘坪場地來了50人,「李四端剛出道,恰好是何穎怡同學,她商請李四端轉播加持,當時李是深夜新聞記者,我記得深夜看到報導播出時,一堆人坐在地板,聽著詭異音樂搖頭晃腦,畫面實在很像秘密宗教集會。」
唱片欣賞會辦到第三場後人數趨減,「但種子已經散出去,心馳神往這類音樂的同好會相互通報,自然而然形成一群群聚落。我們幾個決定加碼編雜誌《搖滾客》,同時樂迷反應欣賞會聽完不能帶回家,所以也開始做唱片進口,請程港輝每趟自港返台多帶幾張回來。」
進口業務量撐開後,生意頭腦不斷在動的任將達又想「為什麼別國新類型音樂都有表演環境,台灣沒有?」他假想台灣應該有不少樂迷想親身做新類型音樂嘗試,1987年開辦「台北新音樂節」讓樂迷有舞台可以交流。
「台北新音樂節」
「第一屆很匆忙從市場鎖定曲風特異的樂手參加,包括趙傳所屬『紅十字樂團』、薛岳、黃韻玲、紀宏仁,也從香港邀當年還很地下的『達明一派』(劉以達與黃耀明),辦在中華路『今日百貨』(今西門誠品)樓上Disco,主持人陶曉清。」水晶唱片當年活動辦法頗是前衛,不只做演唱會,也辦展覽、座談,連辦四年。
1988年第二屆台北新音樂節由「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樂團「Double X」、陳明章、林暐哲(今「蘇打綠」老闆)等人掀起熱潮。任將達觀察,第二屆後有點像現在YouTube時代,「台上台下界線迷離,來看表演的人受鼓動影響也同時創作,Producer與User是共同體,今年在台下聽,可能明年就在台上表演。」部分樂迷等不及明年想上台表演,跑到墾丁自己開辦,輾轉成為日後「春天吶喊」盛事雛型。
「這些戶外性獨立音樂表演風氣,一直在全台各地繚繞。」隔年在台大辦第三屆台北新音樂節,除了發掘吳俊霖(伍佰)也邀來香港傳奇搖滾樂團「黑鳥」,「第三屆有趣現象是『音樂創演風潮傍著幾所大學急速擴散』,台大出現朱約信、濁水溪公社、431樂團;淡江出現雷光夏、林生祥。」
如此成功的風氣塑造,台北新音樂節如何決定邀演名單?任將達稱內部有非正式討論會,「各自擬些建議名單,不斷討論篩選。」
水晶唱片自新音樂節第三屆起也發行新人合輯《完全走調》,「表演者吳俊霖、葉樹茵、史辰蘭等都仍在樂界活動」,趁著合輯發行,同時在樂器行、音樂教室公告「台北新音樂節」持續力徵新作以豐富樂風。
任將達事後細想,水晶唱片那幾年,除了定期引進英國音樂進入台灣樂界,也嘗試實驗性音樂、民俗音樂(如第四屆台北新音樂節轉推民俗、跨界等世界音樂),無意間推行「台灣多元音樂市場自由選擇」的時代巨輪驅動。
驅動時代運轉
「水晶唱片解體後,風潮音樂(民族音樂走向)、藍儂唱片(專攻原版代理)、角頭音樂(本土音樂風格)等的類型唱片公司陸續出現。」
一直避諱言談曩昔榮景的任將達難得表露回想神情,「水晶的我們,那時只是提供大家另一種音樂選擇,從市場、產業層面讓這個時代提早來臨。」
作者: E6300 (漂流木村拓哉)   2017-05-01 17:08:00
只有一個五百能上得了檯面
作者: leontj (leon￾ [D)   2017-05-01 17:21:00
一整個世代的開創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