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三個原因:
升學制度 家長期望 群體氛圍
※ 引述《dan010 (0100)》之銘言:
: 我認為這個事件或許可以影響力更大一點。
: 為何我們社會需要這麼多補習班?這麼多的補教名師
因為升學制度中 考試需要量化後的成績
家長期望能透過補習這個方式去提升所謂的"成績"(數字)
周遭的父母都送小孩去補了 那通常自己的小孩也是要送去補一下
: 是否整個教育制度、考試制度需要檢討。
1. 口號太多 一校一特色 一生一專長 / 一市一大學 一鄉一泳池...
2. 與社會所需脫節, 在延後上路的107課綱更明顯與社會需求不同(請見107課綱草案總綱)
3. 升學制度計分混亂 家長與社會失去信心
: 當學生認為在一般學校教育中,學校老師教的我聽不懂、學不會,
很多的"學生認為" 一定程度只是對於課程沒有學習動機 去拒學而表示聽不懂、學不會
: 或者學校教學不符合個人需求,才需要另外花時間與金錢去補習班,
學習與生活經驗脫節 認為學科價值低而不願學
: 造成今日種種的補習班亂象。
大雜燴煮這鍋亂象 你把許多問題全混在一起了
: 既然學校老師的教學不符合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1. 應先弄清學生需求為何? 是真的需求還是期望上課時間能做什麼?
2. 運作課程源自法定課程,法定課程是專家學者等等定的
這就是為何107總綱要延後上路,因不符需求
: 是不是代表有些老師不適任,教學不好,那他們為何能一直保有工作?
: 而不是讓更會教的人進入學校取代他們?
關鍵是
1. 師資培育問題: 新師未從根本學習教學技巧,修習教育學程多是課程理論少實務
新式教學法需要不斷地觀課、反思、實務進行才能提升技巧
2. 檢定資格考問題: 考題多是理論而少實務 多選擇而少論述
在實習時間過短情況下,檢定也無法看出教學技巧
3. 教師甄選考試問題: 同檢定考問題以外,試教15分鐘也有一套模式能涵蓋評分面向
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能用同一套教法
課程是要備課而且需要視學生反應而調整
所以一直強調寫教案的就有點奇怪,
劇本是參考用的,重點是演出的當下
也就是說,教師適任與否的問題應該要專注在教師的pc pk pck。
: 這樣學生也就不需要再另外花時間與金錢去補習。
擺錯重點了,其實學生的學習跟家長的關注跟關心很有關係
而不是花錢跟補不補習的問題上。
: 我認為將高中的教育改成類似大學的選課制度,
: 以往學生在一個班級,一個科目只會分配的一位老師,學生沒有選擇老師的權利。
: 當遇到不適合自己的老師,只能選擇到外去補習。
1. 教師配課會有問題 達不到基本鐘點
2. 為了讓學生認為我自己的課程有用,我只要一節課能做兩個點 讓學生有成就感就好了
3. 一窩蜂的選課其實也只是盲從,因為也不知道那個老師好不好上法是否適合自己
跟以前去報補習班課程一樣
我相信我說的各位也都很有經驗。
: 政府應該對外徵求各個學科大家認為教學最好的幾位老師,錄製教學課程,
十年前政府早就有做了,但我想應該是更早之前就有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大約三十年前,坊間流行錄影帶出租店也有私人教學錄影帶阿
很顯然政府投入很多錢做教學影片 做了跟你說的一樣的事也是沒有成果
: 將課程數位化,讓學生可以線上選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老師。
有 不只政府有做 坊間書商也有做
甚至還能線上解析、考試、電話跟網路回饋
但,還是一樣。
因為關鍵是學生的學習動機,沒有動機你東西再好擺在他面前他也不要。
: 如此全台灣各地的學生,都將享有一樣的權利,不會有名校之分,
沒記錯的話
台大 交大 清華 好像也有這樣的數位線上課程想看都能去看
但,你看了嗎?
: 也克服偏鄉教學資源貧乏的問題。
想學都沒有貧乏的問題。
: 希望集思廣益讓教育更好!
十年過去了,大眾對教育的認知還是一樣,這就是我最前面說的群體氛圍問題。
我所回的前一篇講的內容就是家長期望問題,家長沒有意識到那些其實早就有了
卻忽略了要回家關心(盯)自己小孩的功課,去引發小孩對課業的重視與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