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該做的是不分固定班級,上課自由選課
這樣不但可以選到適合自己的老師,也可以判斷不是任教師是否淘汰
當然這個判斷不是絕對的,認真的老師說不定不想讀書的反而不選;反而選混的老師的課
不過增加了一個分析判斷的方式
可惜的是台灣到了大學都還在分班,甚至同系還分成不同的班級,規定指定的老師
中華民國制度拖垮台灣
學習的一個重點是如何跟別人相處,也就是群育,而這也是道德的來源
絕對不是背倫語就有道德;自由選課的話,每一堂課都可以跟不同的同學相處
比起被綁在同一個班級,每天面對同一群人學習的機會更大
就算自由選課,還是要有導師;以前的導師固定帶一個班級,剩餘的老師稱為科任老師
只教課不帶學生;這種作法並不好,應該所有老師都當導師,將學生平均分配給所有老師
這樣每個老師要帶的學生就少很多了;而且每個導師都應該有1~3年級的學生
這樣每個學生入學就可以藉此認識2、3年級的學生;跟大學家族一樣
也還是要有掃除制度,藉著掃除增加責任感,增加對學校的情感
當然很多人可能隨便做做,這時候當然就要學習把事情做好
每個人拿手的科目可能不同,硬性分班的話不符合所有科目的學習進度
自由選課才能讓不同的科目都選到適合的班級
※ 引述《addison123 (鄉下小鮮肉)》之銘言:
: 如題,不知道現在是不是也是這種分班,
: 小魯我那年代上國中開始就是這種分班,
: 所謂的S形就是把會讀書跟不會讀書的全部攪在一起,造成想要唸書的人不能更上一層樓,而不想讀書的人則是被逼著念,
: 不知道是哪個官員發明出來的,
: 到後來要升上高中還不是看考試分數來決定你是去那個學校,
: 如果把不會唸書的跟會唸書分開來搞,
: 會念書的就可以在學校把書念好,老師也可以不用顧慮到程度差的而不能教更多,
: 這樣下課後也不用去補習班也可避免發生誘姦的事情了!
: 不喜歡讀書的就可以安排去學一些一技之長,技術不要走升學體制,
: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