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頭古蹟漆綠遭批不倫不類 澎縣府提出舊照佐證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今年4月甫修復正式對外開放的馬公金龜頭炮臺,由於營區主體以綠色為主,遭參觀民眾認為不倫不類,指出19世紀防禦理念沒有迷彩或隱形觀念;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提出舊照片佐證,綠色為國軍駐防時油漆保護色,只是忠實呈現。
名列清末4大炮臺,座落澎湖馬公港區的國定古蹟金龜頭炮臺,在澎湖地形上,金龜頭炮臺與風櫃蛇頭山剛好一邊龜一邊蛇來扼守媽宮吼門,從明鄭時期起,就被視為軍事要地。金龜頭炮臺在清光緒14年興建,日治時期及國軍都曾派兵駐守,可見其扼控天險的軍事重要性。
金龜頭炮臺移撥澎湖縣政府後,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修復,歷經4年修復,4月份正式對外開放,但不少遊客質疑營區主體色調,為何是以綠色為主?認為讓古蹟整個落漆;針對外界質疑,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提出民國91年金龜頭天南鎖鑰營區通信營連長葉全成提供照片進行佐證,兵房及掩蔽部都是綠色。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洪進業表示,天南鎖鑰金龜頭炮臺,歷經清末、日治及國民政府各時期,為了完整呈現各歷史年代特色,天南鎖鑰出入口內外拱門恢復為清代白色,兵房及掩蔽部為綠色,其他國軍新建者如鍋爐間、參三庫房則以迷彩處理,忠實呈現各時期的歷史特色。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56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