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nmon (Martian )
2017-05-06 03:44:28※ 引述《sading7 (sading7)》之銘言:
: ※ 引述《bmw3633 (滑鼠兔)》之銘言:
: : 陳興一出事就神隱了,有謠言說潛逃大陸,境管局說還沒出境
: : 總之就是找不到人
: : 結果這幾天林醫師夫妻除了風向大變的時候出來發個聲明
: : 連檢、警都找不到人
: : 除了第一次是跟游擊文化聯合聲明外
: : 再來的兩次都是line的訊息,而且是他人轉貼
: : 而且都在輿論不利陳興的時候滅火
: : 王定宇也只說他是跟林醫師通電話,並非當面會談
: : 只有我覺得其實林醫師夫妻早就被脅持了嗎??
: THINKING FAST AND SLOW
: 這本書寫到
: 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假的或然率
: 要考慮統計的成份
: 一般人思維的通病
: 便是經常沒有考慮統計的成份
: 判斷的原則有幾個要點
: 1.越離奇的(罕見的)越不可能
: 2.假設越多的越不可能
: 3.一個假設的成立所需要的條件越多越不可能
: 因此反過來說
: 對一個問題所做的假設
: 1.越是接近平均值(常態)越有可能
: 2.假設越少越有可能
那是那本書上寫的
但是不同事件的或然率可調整的變數都不一樣
你要怎麼界定這件事件用ABC 其他事件只用A不用BC
最後強調 某個人說話或然率高 某個人說話或然率低
我們用或然率去描素科學現象要把所有可影響因子全包含進去
但社會現象的可包含因子太多時候根本無從考量
簡單說 當警察接到一通報案說有人可能自殺
理論上有1%的可能都得去證實 不是去考量或然率
: 因此對一件罕見的事描述的越是詳細,則是真實的概率越低
: 但是人類的系統1 (系統1負責掌管直覺、情感、原始欲望的部份)
: 對描述詳細、具體、打動情感的語言,會感到比較信服
: 這是因為在腦中可以呈現具體的形像
: 情感被打動,則會使邏輯思考能力變弱
: 思考判斷根據統計和邏輯,違反人類的天性
: 這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把小說內容照單全收的原因
: 我一開始就認為,描述的越詳細,就表示越不可信
: 除非,有證據證明所描述的是真的
: 同樣的,綁架論根據上述邏輯也很難置信
: 因為它需要的條件太多,又太偏離平均值
: 但看到這麼多推
: 我就確定還是有很多人還在失智列車上不肯下車
我相信網路上是唬爛在綁架
但是你認真了別人挺智障話表示你把自己放在相等的位置在思考
你喜歡反駁挺林作家的推文 潑黑水把一概人都打成白癡
但是你呢 我只能笑說呵呵呵 智商好高 高到蹲著跟人講話吵架還常常惱羞
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