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29:55※ 引述《ck5 (逆時針)》之銘言:
: 每次只要拿出數據,就會聽到「天龍國人歧視」「重北輕南」一些奇怪的論點。
: 我新竹人,我不支持台北以外(含新竹)需要軌道建設。
過去在專版提出的數據,希望反對方應該正視
「重北輕南」其實這種說法挺狹隘的,不是只有基礎公共交通
台灣現在是面臨經濟、醫療、教育、環境、產業、工作機會、個人生涯發展
這種區域理應平權、均衡發展的基本價值,如今全面失衡。
長年的人口北移,原因何在?
還是要繼續洗腦台灣社會,合理這一切叫做「都市化」再正常不過?
: 原因三個
: 首先柯市長說的沒錯,台灣人對於捷運一直有種迷思,看到北捷成功的經驗,都希望自己
: 家門口、公司門口有一個,在這種奇怪思維下,軌道建設成了最好的選舉政見。
你不談那些民主且在乎人權平權的國家,應追尋哪些價值與理念,來構建基礎公共建設
也不談制度如何建立、更好的監督、權力如何制衡、區域如何有效分工、環境經濟平權
這些民主國家不斷反覆拿出來思辨的重要內涵,只去談藍綠惡鬥、選票政治分贓?
台灣的公共污水下水道這種再基本不過的關乎公共衛生的人權,何時有被重視
全台灣就北市「恰好」有最完善的接管率?這種朱門酒肉臭的觀點是台灣永遠的悲哀。
: 其次,軌道建設。不重在賺錢重在自償性,一個成熟的城市有一定的人口,以及養成一定
: 的大眾運輸習慣才該從公車轉至軌道建設強化大眾運輸。在沒有養出習慣跟足夠的人口之
: 前,如果捷運系統需要靠其他地方補助虧損,你只是壓縮城市發展,加大與其他城市的城
: 鄉差距。別因小失大。
你以為雙北市民因為 20 年來就有良好的大眾運輸習慣,並減少私有車的比例嗎?
北部大眾運輸使用率高,並不只是公共路網比其他縣市早一二十年通車所培養的習慣
所有旅次的公共運輸工具市占率,程度上也是受長年進城工作的外地鄉親所貢獻
搭配停車等空間政策所致。台北長年機動車總數是持續增加的,直到 103 年才衰退
至於新北市則是至今還在增加....有興趣請參考 https://goo.gl/bGw9WQ
2017/2 機動車總計 輛/每人 汽車 輛/每人 機車 輛/每人
高雄市 2,880,386 1.036 889,080 0.320 1,991,306 0.716
臺南市 1,950,613 1.034 666,869 0.354 1,283,744 0.681
臺中市 2,730,794 0.986 1,063,114 0.384 1,667,680 0.602
新北市 3,195,754 0.803 1,014,369 0.255 2,181,385 0.548
桃園市 1,882,438 0.875 753,919 0.314 1,128,519 0.525
臺北市 1,756,620 0.652 805,320 0.299 951,300 0.353
https://goo.gl/kFQQjO
路網完善、資源集中,20 年過去了,完全看不出撇除進城工作的外地人及政策因素
雙北私人載具的狀況有比其他縣市好多少..至於北市路面車況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看上述連結的「密度」一欄,北市的數字之高更是難以想像。
: 看看高雄捷運,大部分時間去,冷氣捨不得開,電燈開一盞關一盞,為了讓高捷轉虧為盈
: ,為了減少支出弄一個非常不友善不舒適的大眾運輸,怎吸引機車族?根本惡性循環。
: 最後,「前瞻基礎建設」故名思義是為了下一個50年100年產業發展做準備。很多人拿十
: 大建設的其中一個高速公路來說嘴,我只想說,十大建設有多少基礎建設是用在基礎能源
: 以及在當時台灣交通建設下「必須」拉近南北交通與對外貿易港口建設,並且蓋了核電廠
: 穩定電力供應。
請認清一個現實,北部地區的電廠,可不足以供應北部的電力需求
況且這還是在重工、製造業幾乎不公不義的在中南部,還與我們的農業區並存的現況
: 請問,下一個50年政府究竟看到什麼產業,能因為台灣處處有空蕩蕩的捷運系統,然後希
: 望外資前來設廠?
新一代產業,幾乎被北部壟斷,這是失衡的原因之一
經濟部原先規劃北中南各一科學園區,北市硬開個內湖,結果科技公司總部泰半在北市..
國外多以農業區就近結合產業合作的動植物用藥、種苗、植株改良等生技產業
竟然在毫無農林漁牧產值的南港,這種全面掠奪之下,你要中南部產業如何轉型?
: 拜託,核電廠吵幾年了?供電量越來越吃緊,台灣水庫淤積越來越嚴重,真的「前瞻基礎
: 建設」我們應該將這些基本的電力、水資源處理好,然後配合政策去往下一個50年前進。
: 別噓我假鄉下人偏頗,客觀陳述
: http://i.imgur.com/6CnNsUw.jpg
經濟、房價、人口增長、所得、創稅、由北而南大致呈遞減絕非巧合
這是長期放任北部區域經濟獨大、加上過度投資的苦果
談公共軌道運輸,台灣社會應該站在什麼樣的價值來構建未來的交通與經濟環境?
是像隻鴕鳥,無視天然災害頻繁、國際關係嚴峻、容受力超出負荷的現實
避談防災型國土計畫、分散風險的基本道理
也無視分配公義、區域均衡、經濟環境醫療教育公衛平權,這些至關重要的社會價值
繼續把資源投資北部?人口繼續北移?
前瞻的軌道、水資源等基礎建設,雖然晚了這麼久,起碼是區域轉型正義的開始。
作者:
minimio (澪)
2017-05-11 01:47:00推。只是南部的發展很怪,錢似乎沒有花在刀口...看到許多奇怪的裝置藝術,一般的路橋路燈就花花綠綠,難道普通+乾淨不好嗎?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44:00你有算上北市只要專心發展那一小塊土地就好了嗎duvw 北捷遍及雙北,雙北請自行相加看看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42:00沒好好利用?你有算上首都機能的隱性附加價值嗎?你有算上以前的幣值跟央行歷年匯率跟現在差多少嗎?更正,不是匯率,是利率
作者: duvw (duvw) 2017-05-11 01:42:00
我是說機車。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1 01:42:00工業都是在南部耶 機車 腳踏車 紡織業 化工業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1 01:41:00拿兩倍是因為沒好好的利用 歷年差距才慢慢變大.. 以前重要
作者:
SILee (working for what?)
2017-05-11 01:41:00結果就是鄉民整天謾罵的三寶路上滿街跑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41:00有許多討論,請爬一下文謝謝合作。
作者: duvw (duvw) 2017-05-11 01:41:00
台北市95萬啊,怎麼有人說三百萬?
作者:
SILee (working for what?)
2017-05-11 01:40:00法律又不可能規超過60歲的人不准自己出門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1 01:40:00來講有很好的運輸優勢 但是有沒有把握住? 還是說港口改成觀光港口比較潮?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40:00tgyhum 請去看數據好嗎?你知道北部拿的人均是南部 2倍有餘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1 01:39:00更別說台灣大港口以及許多進口物資的進出港是在南部 照理
作者:
SILee (working for what?)
2017-05-11 01:39:00沒有完善的大眾運輸配套就無法阻止老三寶自己開車上路
作者:
akito19 (艾卡瑪琳的微笑)
2017-05-11 01:39:00這篇不推不行
作者:
SILee (working for what?)
2017-05-11 01:38:00都不想想自己也有一天會老病沒辦法自己正常騎車開車的時候就不要哪天自己也變成現在自己口中整天罵的三寶用路人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1 01:37:00個商業都市轉型成觀光都市?
作者:
SILee (working for what?)
2017-05-11 01:37:00不好好發展大眾運輸,一大後果就是路上滿街跑的三寶啦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5-11 01:36:00說了這麼多 這些都是市長的問題高雄沒有經費嗎 是有而且超多 可是用去哪裡了? 轉型?一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36:00其實不只下水道,連防洪、地震等防災建設都是密集的在北市
作者:
cul287 (希悠)
2017-05-11 01:35:00好冰冰:我任內也三度想建設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7-05-11 01:34:00北捷都幾條幾年了還有超過300萬輛機車這時怎都不吭一聲一直檢討南部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17-05-11 01:32:00下水道的部分其實之前好像有不同意見
作者:
cpz (我是閃亮亮的鑽石)
2017-05-11 01:32:00好文
作者:
poi96300 (天阿poi)
2017-05-11 01:31:00北部還這麼多人騎/開車 看來全台素質都差不多
作者:
skizard ( )
2017-05-11 01:54:00主要路線蓋一蓋 其他的花錢投入自動駕駛公車研究比較務實不然軌道蓋完 技術沒留下 有些路線還有嚴重的營運問題
作者:
jiayuan (jiayuan)
2017-05-11 01:54:00是是應強制科技廠南下終結南部慣老闆
作者:
skizard ( )
2017-05-11 01:55:00自動駕駛公車 路線要調整絕對容易許多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56:00軌道運輸也有輕量化、無人駕駛的可能啊...
作者: Mencan (飛踢) 2017-05-11 01:57:00
推
作者:
ckTHU (XD)
2017-05-11 01:57:00且每個城市都有其交通動脈,這些動脈也是需要軌道來支撐啊
作者:
lawrance (夢想與理想)
2017-05-11 02:00:00推
作者:
pantani (我也想當綠手指)
2017-05-11 02:36:00難得的好文 可惜像一樓那種發言的隊友太多
哈哈 pantani 還是先去查查岡山螺絲在來酸人吧 哈哈我還有在幫忙放水管讓你看喔 嘻嘻 我很親切吧^^
作者:
pantani (我也想當綠手指)
2017-05-11 02:45:00我支持區域平衡與轉型正義 也覺得軌道建設非無必要性但覺得高市府現在有點孤注一擲與一廂情願 甚至砸大錢花個兩三年去謹慎評估蓋哪邊條線好 比較低風險 收益比較高 都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不過選舉制度就是大家急功近利要在四年內拿眼睛可見的土木政績出來 這實在很可惜
作者:
ppopp (第一次)
2017-05-11 02:49:00高雄我寧可要西部快速道路。亞洲彎區的景觀只為有錢人奉獻
作者:
pantani (我也想當綠手指)
2017-05-11 02:50:00對於國家各種政策公民本來就應該理性討論妥善監督 但一
作者:
ppopp (第一次)
2017-05-11 02:50:00有炒地皮決心,沒有帶動觀光的核心
作者:
v5270 (要飛了喔)
2017-05-11 03:05:00發展不起來要問問中南部的老闆為什麼薪水都給的很小氣
作者:
karnoel (卡諾)
2017-05-11 03:22:00不管拉 台北人咬既得利益跟狗咬骨頭一樣 不會放的!台北既得利益者嘴臉真的很噁心 又要拿又要嘴中南部 低劣
作者: excia (Afei) 2017-05-11 03:24:00
幫推
作者:
jack096 (幫撐十秒)
2017-05-11 04:13:00講那麼多我不懂啦!!!~奶水喝夠多了,該分給其他人喝點了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7-05-11 04:34:00其實內科不是台北市特別規劃出來的,他本來就只是廠商商辦蓋起來的地區,因為聚集了很多企業,後來才被正式“賜名”內湖科學園區,他本來跟科學園區沒半毛關係,土地都是私有重工和製造業,重工高薪你可以不在乎,你知道新北大多就業型態還是製造業嘛?還不說新竹市至少有一半人口是製造業!而且收入都非常高!一直抗拒製造業這種能擴張工作機會,又能有高薪的機會,當然要走向衰退!最新的新聞是中鋼全體調薪2.8%!中鋼就是重工業啊!現在有多少企業集體加薪的新聞的?幾乎只有重工業的中鋼欸!不要製造業你要什麼?美國都要製造業回歸美國了,你還在妄想觀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