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ing確實講天份,
(雖然也有不少人覺得coding不用天份)
但問題有三個:
1.
唸大學是教育,
並不是在比賽,
台大資工為什麼一定要"coding最強的前XX名高中生"?
每個系所都有權力用自己的方式選擇學生,
選擇好後,用自己的方式去培養學生,
所以大學系所收學生的角度,
是去思考要收什麼樣的學生,會適合這個系所的訓練方式,
每個系所的走向會不太一樣,
適合的學生也就會不同,
系所也可以不用全部都收入學考試的學生,
可以收一些程式比賽得名的高中生,
甚至已經在工作的在業人士,
這個就是看系所怎麼去經營,
所以不見得全台灣程式最強的高中生就一定適合台大資工,
搞不好適合交大或成大,或是乾脆不升學直接去工作,或去留學比較好,
(事實上,程式最強本身是很主觀的事,沒有絕對的判斷方法)
非要把教育當比賽,硬要分高下,
那是大升學主義下的想法
2.
如果要考程式,OK,
那其他科系呢?
美術系要考素描,
音樂系要考鋼琴,
這樣搞下去,
豈不是高中生就要學超多超多東西了?
除了英文,數學這種原本高中就有教的科目,
其他科系進去基本上就是要從零開始教的,
所以也很難保證進入的學生就一定唸得起來,
也就常有唸錯系的事情發生,
真的要搞全面用專業項目入學的話,
那就是技職教育啦,唸高職就在唸專業了,
用專業項目去進入大專,
那全面變成技職教育我相信很多人會反對,
高中教育有它的功用在,
(我理想上是高中像美國那樣可以選課,可惜綜合高中被台灣搞爛了)
所以這就是現實面無法實行的問題
3.
好,你講天份,
請問全台灣高中程式設計比賽前100名,
這100名就會是最有程式"天份"的前100名高中生嗎?
NO!
那只是高中時當下的能力,
絕不代表天份,頂多說接觸得早,
有人10歲就學會寫程式,
但你要他寫出計算機,他一輩子都寫不出來,
有人40歲才碰程式,
就可以把寫程式當飯吃,
那你說前者和後者誰比較有天份?
何況好的程式設計師也不是說只看天份,
也有溝通能力,耐心,相關知識等因素
※ 引述《Aliass (Aliass)》之銘言:
: coding講天份
: 不過大學入學考試沒有coding這項
: 會不會有難得一見的coding天才
: 就這樣被埋沒
: 而且何以見得台大資工的學生coding最有天份咧
: 他們入學又沒考coding
: 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