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d725 (凱道基德)》之銘言:
: 其實這不是風向問題 是智力問題
我倒覺得智力問題占少數
關鍵在於 有些人似乎混淆了「法律」和「道德」 以致造成許多誤解
以下舉幾個例子
1. 老師的行為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 老師和女學生的確有交往
師生戀的道德與否 可受公評 也的確有很多篇文章提出批判
但當使用「誘姦」 甚至「強姦」等詞 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法律
尤其像是提出把誘姦入刑法 甚至嚴禁師生戀 這已經完全跳脫道德層面
既然如此 反對法律制裁的人 不見得道德上認同老師的行為
同樣的 道德譴責老師的人 未必要推動司法改革
2. 證據的判定
當然 除了師生戀之外 也有很多如性虐待 迷姦 等等的指控
相關的討論 主要是根據小說情節
用法律的觀點 只要沒有人出來佐證 這些說法當然完全站不住腳
但同時 也有人正確的指出 法律判無罪的事情 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國刑法 就算法官判斷被告有51%的機率犯罪 也不會判有罪
就像美國著名的O.J. Simpson案
若你認定他就是有犯罪 從道德角度看 大可不顧司法決議 繼續堅持立場
所以 反對判老師有罪的人 不代表認為性侵一定沒有發生
同理 堅持老師有性侵的人 若有法學常識 也不見得會判他有罪
3. 鄉民的言論
有人指出 鄉民若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指控老師犯罪 是不道德的行為
這時 你的反應若是「老師又還沒被抓去關」 「不爽來告我啊」 諸如此類
顯示著當你用道德的高標準檢視別人 卻以法律的最低限度寬待自己 雙重標準
面對道德批判 辯駁也應該從道德層面出發
解釋你在分析相關證據之後 如何在道德上判斷老師有犯罪的事實
而非拿著法律當擋箭牌 就像拿無罪推定替老師做道德辯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