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
最近聽說健康捐又要加價了
本身是沒有什麼差別啦
但是換個想法來看好了
這次的漲價有沒有什麼合理的說法
以及相同的套路能不能放在其他的地方呢?
先來看看當初的健康捐設立目的
因為台灣吸菸人口偏多但菸價低廉
所以政府打算用以價制量的模式
增加稅捐提供其他用途
那麼
這個以價制量的模式
套用在台電呢?
套用在人力呢?
把菸品遮住換成了其他名詞
好像都能拿來加價
這次的健康捐漲價
是不是溫水煮青蛙的第一步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