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erman5202 (李白)》之銘言:
: 有人知道台北車站像什麼嗎?
: 每次經過台北車站的附近看著它都有奇怪的感覺湧上心頭。台北人都是喜歡這樣的建築嗎?看起來好像也不是像台南台中一樣是日本時代的建築物,他是用什麼概念去設計的?
基本上這類型的建築被稱為"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他的起源其實是外國人來到中國,把
西方建築技術與樣式跟中國建築(主要是北方宮殿形式)融合,基本的作法就磚造或鋼筋
混凝土加上一個中國是的大屋頂及一些傳統樑柱斗拱彩繪等裝飾。
在清末民初主要是由西方傳教士使用在教會學校中,後來一些學校也採用,孫串出過世時
他的死人窟也是採用這樣的建築形式,就是有名的中山陵。至此被國民黨採用來建設一系
列官方建築,乃至於整個南京中央政府特區的建築樣式都指定用這款。
在國民黨狼狽逃來台灣後,對於這種建築還是念念不忘,蓋了一大堆。南海園區、故宮、
圓山飯店等等,除了懷念故國,更是要強調自己是中國的正統,蓋一些不三不四宮殿樣式
建築來欺騙自己跟別人。
幾十年後遇到了現代主義簡化的風潮,他們還是不放手,所以出現了簡化的版本,串出紀
念館、蔣介石廟、北車就是這樣脈絡下的建築。
這樣的建築其實在中國也延續了一段時間,梁思成因為設計了這樣的"大屋頂"的建築樣式
,在文革還被批鬥了。
至於台北人喜不喜歡,被暱稱為披薩屋的北車,其實很不好用,評價一般來說並不高。更
不用說後來在底下蓋了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