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這幾天下聽障生事情其實是蠻震撼的。
先註明一下我個人身體缺陷囉,並討論一下這件事情的看法。
本人是後天性喪失聽力,重度聽覺障礙者。
幸運的是可配戴助聽器進行以口語溝通,也跟一般人一樣無異,
差別就在於我耳朵掛了好幾萬元的助聽器,
以及腔調很像老外學中文發音。
我在他文章留言過了,這件事情我是蠻支持盧生為權益發聲,
只是後續用錯了方法和偏激的負面情緒,會讓支持的人有點為難。
FB圖片版:
http://imgur.com/a/ZBMv5
FB文字版:
Weili Chiu『 嗨,我也是重度聽覺障礙者,後天性喪失聽力。原本很感謝你願意訴求為身
心障礙者發聲並支持你爭取權益。但這幾天默默看你的文章驚覺偏離原本訴求。畢竟政府
立法出發點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能夠與正常人同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不是得到超越一
般人幾倍的優勢,這反而不公平。這幾天下來,我越覺得你太過放大和強調自己是身心障
礙,並陷入自我憐惜的困境。大不了你多少歲,政府行政和便利商店服務業都做過,也被
歧視嘲諷過聾子,但自己能口語溝通,的確普遍社會大眾以為聽障要靠近大聲才能聽懂的
刻板印象,原本這件事可以扭轉並讓社會更加瞭解並提供身心障礙者友善環境,可是身心
障礙不代表是免死金牌。我覺得聽障沒人沒被誤解過,都是努力走過來證明自己的,自己
也因為能力不足被Fire過,反而思考有沒有優勢能力可以彌補聽障的影響,而不是一直把
歧視掛在嘴裡說你歧視我。只能說原本是可以藉由社會重視而獲得友善的就業環境,反而
因為這件事而陪葬了其他身心障礙者的工作機會和加強了資方負面影響,不代表每一個身
心障礙都是自卑和玻璃。而且也許需要修法從原本不僱用身心障礙的罰錢改為輔導。因為
企業一旦錄取身心障礙人士,輕則要改變工作環境、重則要改變工作流程。倒不如輔導如
何瞭解身心障礙需求,這件事情只能說勞資雙方兩敗俱傷。祝好,加油盧生希望你可以重
新站起來出發並重新探討和改變方式繼續為身心訴求。』
我覺得主要是社會對於聽覺障礙者的刻板印象問題,以為聽障要大聲喊才聽得懂,
但不代表光大聲喊就可以了。因為我們聽得到,不代表可以聽清楚內容。
要模擬一下的話,就有點像枕頭蒙耳朵或戴耳塞一樣,聽得到但很難判別出內容,
所以我們都會需要唇語來達到協助判讀訊息,當然透過後天訓練可以聽得意思。
可是我們也是需要習慣,每一個人講話方式和腔調都不同,有些人急促或平緩、
大聲或小聲、高音或低沉聲音都會影響我們的聽到判讀內容。
像「課程」名詞,有些聽障者會聽成「停車」,這例子繁不備載。
我說當事者盧生好了,他狀況是聽障組群中少數跟正常人行為無異的身心障礙者,
差別在於耳朵掛了好幾萬元的助聽器,也許講話聲音稍微不同。
大部分聽障者,因為聽力影響而無法精確講話和聽得懂內容,
更嚴重的聽力是無法配戴任何助聽器(永遠聽不到聲音),只能透過文字和比手語來
傳達訊息,也容易與社會大眾無法接軌。再來不代表每一位聽障者都會手語,
狀況好而且受過普通教育已經能融入社會,他們大多數不會手語,因為溝通已經與一般人
無異,會出現聽障跟聽障無法溝通問題並不奇怪,就像我也看不懂手語,只能找兩者都精
通的朋友來協助翻譯,不然就是筆談了。再來聽障有族群也不奇怪,受過普通教育能正常
溝通並融入社會的聽障者/受過特殊教育但能正常溝通並融入社會的聽障者是最能讓社會
接受的聽障。受過特殊教育但無法融入社會/未受過教育無法融入社會,這些是無法融入
社會,需要輔導協助。當然聽障也會互相歧視,融入社會文化聽障者無法理解偏激和無法
溝通,而歧視和嘲笑受過的教育不足的聽障者。這就是聽障文化現實面。
所以行為上也容易不瞭解社會規範,像海倫凱勒就是透過後天認知才能了解社會規範。
所以身心障礙容易讓心理出現自卑並反應激烈。當然這是指少數人,認識的多數聽障者(年
老和年輕都有)都是想法與行為跟正常人無異,也會自己出國自由行和勝任當老師和公職等
勝任任何職位。當然前提是放對合適的職位,而不是白目放錯地方。
現在探討的是假設盧生他是因為無法滿足公司基本要求而被開除,這看起來是很正常的。
一般人無法做到公司要求,當然得離職。問題就卡在剛好是身分特殊者,所以才會讓事情
鬧得很大。
關於接聽電話,大部分聽障者因為身體狀況影響而無法接聽電話,因為要面對不同的講話
音調而進行判讀(無法唇語)。而且只能透過後天訓練和輔助以及環境的影響來聽懂內容。
盧生能講手機,也表示他有受過訓練能融入社會了。可是環境影響也很大,商場吵鬧的環
境會讓原本困難判讀聲音的我們更困惑,所以需要輔具和安靜環境來更加精確的判讀。
就像正常人在吵鬧的施工場所或夜店都很難聽懂內容了,還要靠近耳朵才聽懂。聽障者則
是面對模糊訊息+吵鬧環境=無法確認內容。
老闆也跟社會大眾一樣普遍誤解了聽障者,以為聽手機就能聽電話,殊而不知安靜環境和
輔助才能協助聽障者精確聽懂意思。我覺得老闆太過粗糙,就算盧生無法滿足工作要求,
也可以好好地把話講清楚。
今年最近真的爆出很多聽障者正面和負面新聞,聲之行、國小聽障生案、盧生飲料案。
但我想說的是不代表每一位聽障者都是這麼一面,也有很多能融入社會開朗的身心障礙。
他們都勇於接受自己不足的地方,而盡力思考有啥優勢可以彌補,而不是整天把歧視掛在
嘴邊,把自己打成我超級玻璃。很多身心障礙都開朗面對現實,並盡力在社會生存。
我坦然講,這件事情對於民間企業有負面影響不是不可能。也造就很多負面印象加深,
寧可被罰錢也要雇用正常人,省得麻煩。超怕如果無法符合要求,只能請走路又不是
做善事,結果還被靠北你歧視我。其實只要理由正確並能拿出證據證明無法達到要求
並透明化,那當然不會有事。這件事情而抹消了一些身心障礙的努力求職,政府應該
從根本開始,協助企業了解身心障礙需求,並建構友善就職環境,有些身心障礙還不輸給
別人(ex:英國物理學家 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