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2:54:47有人說若比照澳洲摘水果的高薪,
會讓台灣人吃不起水果。
有沒有在紐澳生活的,
可以講一下澳洲奇異果整年行情啊?
台灣吃Zespri綠色奇異果,
菜市場零售價是6~8顆100台票,澳洲呢?
然後我知道不是所有Zespri都在紐澳生產,
有沒有奇異果產業達人來解釋一下,
為什麼澳洲薪資這麼貴,
但台灣人還是買得起澳洲進口水果?
作者:
hushiang (竹北村一輝)
2017-05-29 12:56:00你知道人家澳洲果園主的一塊地有多大?
作者:
ddss (像風一樣)
2017-05-29 12:56:00呦,現在說你很連勝文代表跟平民站在一起,嘖嘖嘖,勝文謝
作者:
baobeising (㊣Ptt㊣最強a思想家-肚臍)
2017-05-29 12:57:00紐西蘭奇異果賣全球耶 不能這樣比 若台灣有全球龍頭產品 給高薪給員工沒問題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2:57:00人家土地大,用低效率機械化的粗放農業台灣要給一樣的工資? 行~ 政府放手讓物價漲一倍
時薪應該20澳幣人家基本法定工資就很高台灣就買不起澳洲牛啦 都是美牛誰跟你說澳洲農產競爭力強的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02:00種田的人事成本約是營業額的25%..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03:00種菜淨利約是營業額的10%.....如果照澳洲, 薪水3倍的話, 人事成本占營業額75%?不可能做到...所以菜價要上漲1.5倍才能攤平利潤政府可以放手讓菜上漲, 確實能做到比照澳洲工資頂多就是付出社會成本而已, 看社會要不要這樣~這個成本不是稅金或是商業利潤能付的, 要用社會成本來付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06:00樓上,你沒看懂我在問什麼。我是在問,到底什麼採收機這麼厲害?能讓奇異果人力貴還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07:00喔, 你的問題要直接回,就是"澳洲是粗放農業"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07:00能便宜賣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08:00怎麼想都很不可思議,工資貴,還要加實驗室成本,加海運,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08:00有一本書叫"去澳洲買農園" 就是華人去澳洲買地務農的故事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09:00在澳洲要求的就是每一塊地只要台灣產量的30%就好錯了...澳洲農業的生產效率極低~ 他是是超大面積種植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10:00那大家都說用機器採,台灣不能也引進類似機器?何況你還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10:00台幣1000萬就能買塊500甲地喔!! 500甲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11:00噢噢我說的生產效率是比較廣義的,不是單指地力啦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13:00我了解了,你的結論跟上面的人不一樣,你是在講供需那到底有沒有用機械採,誰來解釋一下XD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14:00目前機械化自動生產的方法,就是要犧牲土地效率大如美國的機械都得犧牲一半的效率~ 而台灣沒辦法做所以,澳洲的東西賣來台灣才能這麼便宜 @ @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15:00所以根據你的結論,澳洲單位採收成本還是比台灣高囉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16:00至少當今科技的農機效率只能做到人力效率的30%~50%沒, 澳洲單位面積的採收成本極低~但單位面積的採收量也低...重點在於他們用百倍的地去補這樣說好了..澳洲用機械,成本只需要10%, 就算產量只有30%那用10倍的地來補, 等於100%的採收成本, 能產出300%的作物我要講的就是這樣, 澳洲確實也是這麼運作的~何況澳洲的採收成本不到台灣的10%, 一定低於5%除非台灣能發明出農地利用率80%的全自動機械,否則無解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22:00所以你的意思就是,台灣用便宜薪資且採收效率高,單位面積產出也高,但是產出量還是太少,才會這麼貴囉?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23:00人力成本一定是最貴的....但台灣就是沒辦法犧牲產量因為台灣不能犧牲產量, 所以必須靠人來耕作,靠人來採收最後價格自然貴很多, 薪資也不高....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25:00首先台灣腹地太小,沒辦法用澳洲那種規模進行農業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26:00如果整個嘉南平原只有5個地主, 30個雇員...不管耕作效率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26:00而台灣的氣候問題讓水果產業是一個高風險產業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27:00不然台灣水果真的滿屌的 也是有年輕人去做有機農業啊另外就是條件優渥的農地越來越難取得,漸漸都被變更來炒房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28:00這樣子是不是代表台灣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種水果產品,重點種植提升種植區域並控管風險就好?這是不是代表台灣農業的解方是資本集中化?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29:00所以台灣要導入全自動的設備,用粗放式的方式做農業? 行!!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29:00我知道很多台灣農產品雖然好吃但上不了船,所以賣不出國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0:00不是,是看你要站在甚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30:00這樣台灣不需要這麼農人, 大概一個嘉南平原60人就行~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30:00沒有實驗室幫忙搞基改,再大規模生產就不能賺出口財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1:00現在嚴格說算是在一個均衡點,水果的品質研發年年也上升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31:00以及農作物產量不足,要依靠進口的問題...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2:00台灣要能搞好香蕉輸出的話就屌炸天了 對日本來說是高級品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32:00自動化台灣的產量一定不足,以目前科技全自動化效率很低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3:00所以真要說"解法"其實應該是品質把關機制跟出口規模/機能把台灣原本就擅長生產的東西給輸出,這樣不只是直接務農也會增加很多周邊需要年輕人人力腦力的工作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34:00滿有意思的,資本化會造成農民結構性失業,但不這麼做,底層農民也是很多生活在邊緣跟工資鐵律一樣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5:00另外也要阻止台灣的產業過度摧毀條件優良的農地很多問題都出在炒房,把所有跟土地相關的直接間接成本拉高資本化不是萬惡,但是要真正創造價值才有成長力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36:00就我的經驗,很多精緻農業只是在做行銷跟產品篩選,農民還是過得不好(跟行銷公司的利潤比起來)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7:00這是中間結構的問題,從生產到末端銷售的層狀剝削
作者: ogcman (笑談人間) 2017-05-29 13:37:00
沒辦法 台的地太小 單位面積生產量 不得不拉得很高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37:00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38:00買地經營農場的故事, 裡面都會計算成本, 還有說明不同之處
作者: ogcman (笑談人間) 2017-05-29 13:38:00
但台灣的水果 還是太貴 有去市場和產地比過價就知了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8:00日本也有米農很聰明,超級優良米倉區根本就農民自己創品牌
作者: ogcman (笑談人間) 2017-05-29 13:39:00
台灣的確沒辦法 澳洲地這麼大 人口跟台灣差不多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39:00只能看能不能切割出高價市場做利基~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39:00日本最近甚至有app可以直接向特定地方特定農家下單蔬菜
作者:
azuel (Observer)
2017-05-29 13:40:00下單後開始種植,完成後直接由農家寄送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41:00台灣的農產品配銷通路真的有問題,但都沒人感碰這塊看來只能等新一代的農民紛紛利用網路開始自產自銷,才能救他們的薪水
作者:
caschick ((卡士雞))
2017-05-29 13:43:00Zespri的農民都是股東...所以基本都有領分紅。2013年去的時候,全球總銷額400多億;去黏光台灣地區就吃破50億
作者:
TAKADO (朕沒給的你不能搶)
2017-05-29 13:43:00等某天農產品都要中國 東南亞進口了 一般社會大眾才會覺醒吧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44:00所以結論就出來啦,台灣農民沒錢請人摘水果,就是他們利潤被通路壓縮了,而不是他們生產力不好。不是農民的錯。
作者:
chen22 (chen)
2017-05-29 13:45:00這是台灣農民的宿命啊,哈哈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5-29 13:48:00但這也代表台灣農業需要的是新商業模式,還有機會,還沒徹底輸掉,很好,有希望
作者:
charco (胖虎想要變瘦虎)
2017-05-29 13:56:00Zespri 一年砸八千萬在行銷,而且價格都有人為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