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鳶無人機去年十月失事 主因「人為疏失」
機械因素 無直接影響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陸軍編號九七三○的「銳鳶」無人機去年十月在執行駐訓飛行
任務時,因不明原因墜毀於嘉義山區,失事原因至今並未對外公佈,本報掌握軍方已完成
的失事調查報告指出,經綜合調查研判,認為以人為疏失為主因,,機械因素則無直接影
響。
調查報告表示,軍方會重新修訂作業規定,強化緊急應變處置,並修訂管制技令規範,並
持續與中科院追蹤調查,後續會提列改正方案,以提升裝備可靠度。
32架服役 已3架墜毀
銳鳶無人機是由中科院研發生產,為中型的無人機,自二○一一年開始,由陸軍航特部戰
術偵搜大隊接收卅二架,但在二○一二及二○一三年期間,各有一架銳鳶無人機失事,去
年十月於嘉義山區失事的銳鳶機,則是在陸軍服役至今的第三架。
陸軍調查報告指出,這架隸屬戰術偵搜大隊第三中隊的無人機,在去年十月廿七日於嘉義
水上機場執行駐訓飛行任務,當天下午三時十七分起飛後進入某空域執行飛訓;下午三時
五十五分時,操作空域內雲霧造成能見度下降;下午四點○一分時,無人機位在嘉義機場
○七五度幅向廿六.五公里處,突然發生下傳斷訊、畫面凍結等情況,嘉義地面導控站也
發現酬載畫面凍結,無人機失聯,任務指揮官隨即依程序回報,並藉航管、戰管機場雷達
協助搜索,直到十一月八日才在嘉義竹崎山區尋獲機體殘骸。
軍方專案調查小組除對操作人員進行訪談、問卷調查、導控站數據資料分析外,並與中科
院及第三方公正單位共同研討失事原因,綜合研判以人為因素為主因,環境因素次之,機
械因素則無直接影響。
未依訓練教範 操作失誤
調查報告指出,戰術偵搜大隊第三中隊沒有依照陸軍戰術偵搜部隊訓練教範,對任務區內
最高障礙物及易造成訊號遮障區域,做進一步的研討及規劃,律定最低高度,導致安全官
及內部操作手個人認知,認為沒有觸及訓練空域東半部山稜線即可,計畫整備顯欠周延;
另外,主導控站安全官及內部操作手對於任務地區的實際高度,沒有做好詳實的圖上研究
,並在無人機進入雲霧時專注於外界搜索,逐漸喪失環境警覺,產生人員顧慮不周、高度
保持不足及人員警覺不足等因素,這些都是與失事事件有直接影響。
在環境因素部分,調查報告指出,在下午四時○一分訊號消失前的六分鐘內,操作人員嘗
試切換熱像及可見光模式,但人員還是無法目視外界,致逐漸失去環境警覺,造成人員未
能及時發現外界狀況而做出適時的反應處置。
報告還表示,在機械因素部分,排除無人機引擎、電力、訊號異常、GPS誤差及氣壓高
度及GPS高度差異等因素。但報告也表明,陸軍的教材中,並未提到氣壓高度及GPS
高度之間的差異及相關原理。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10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