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2.完整新聞標題:
環保、土木拔河的結果 讓蘇花改變成四不像
3.完整新聞內文:
蘇花公路坍方讓許多民眾回不了家,外界抨擊交通部替代運輸反應慢、東部交
通政策「交白卷」。事實上,蘇花改工程歷經前政府核定、新政府接手施工,
第一期工程「蘇澳—東澳」將在今年底完工,也就是這次崩塌地,後年底將完成
南澳—和平、和中—大清水路段。
不過,3階段完工後,落石坍方恐怕仍然無法解決,學者直言,這是當年蘇花改
爭論中,「環保、土木拔河後最終妥協的結果,讓蘇花改變成四不像」。
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羅孝賢直言,東部交通條件受到天氣影響大,這也是為何
當初要蓋蘇花高的原因,最終妥協於蘇花改,是長期以來土木、環保拔河,環保
認為不要動、土木則認為人定勝天有錢就能克服,但兩者都該有所折衷,可當時
的妥協讓蘇花高胎死腹中、改為蘇花改,卻造就成一個「四不像」,也給了花蓮
民眾不切實際的期待。
羅孝賢說,當初選擇對環境影響最少的妥協,讓蘇花改雙向兩車道配置,且不是
全線新線處理,而是逐段改善,將來會最先看到的就是通車後塞車,在新舊線轉
換中將造成瓶頸,此外,舊線雖有改善工程,但仍然會有落石,這也顯示台灣公
路系統對防災能力仍然很弱,短期內也難有突破。
不過,羅孝賢也說,蘇花改開發後,環保方不滿意、對於土木也沒有達到疏運效果
,反而製造更多瓶頸,但蘇花高就能完全解決問題嗎?蘇花高當時的論證不斷,其
中一項「雪隧開了對宜蘭真的好嗎?」至今仍是問號。
交通方便了,對地方發展真的好嗎?羅孝賢舉例,以大陸九寨溝來說,每年都會限
制人數,但花蓮、台東願意被管制嗎?我們真的希望花蓮變成台北嗎?要如何發展
花蓮的在地產業、減少環境破壞又滿足地方需求,這已經是國土政策的問題,恐怕
不是只怪交通部就能解決事情,新政府仍需積極面對。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493051
5.備註:
某團真是臺灣交通建設最大的阻力
也是政府搪塞藉口最好用的團體
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