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naseNayuki (水瀨名雪)》之銘言:
: 之前曾和別人喝酒
: 要倒啤酒的時候他說我有辦法倒啤酒不產生氣泡
: 然後就倒了沒有氣泡的啤酒就喝了
: 從此我就認定這個人是智障
: 喝啤酒就是要喝有綿密氣泡的更順口啊
: 有沒有不倒氣泡的智障的八卦?
不出氣泡很簡單
杯子先冷凍,再用杯壁下流法,調酒很常見
至於啤酒該不該有氣泡
通常德國人很在意泡沫厚實
而英國與比利時則要求薄薄一層就好
泡沫是香氣表現重要的一環
不論是聞,或入口後的第一波口腔感受
一般來說
德式或捷克淺色啤酒(拉格,科隆,皮爾森,梅爾森)
由於酒體較輕盈
多數為下層發酵,所產生的風味物質較少
需要大量泡沫強化其香氣
而深色啤酒(老啤酒,烈拉格,煙燻啤酒)
本身香氣夠強烈,可以不需要這麼厚的泡沫層
但習慣上一定有泡沫的,這被德國人視為啤酒的一部分
換做愛爾型,就不是這樣了
我相信喝過porter,比系兩倍三倍,stout
或lambic,桶陳,大麥酒等類型的人都知道
有泡沫嗎?有沒有泡沫很重要嗎?
而一直很熱門的小麥啤酒與ipa則仍然需要泡沫
因為香氣表現與清爽口感對它們來說極為重要
有些常見的特例是irish stout(健力士就是這類型)與dunkel,schwarz
它們烘焙程度高,但實在酒體太輕了
沒有泡沫喝起來不爽,健力士還為了這點加入氮氣膠囊
啤酒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自由度高
沒有一定準則,你想怎麼喝都沒錯
但歐陸啤酒大國歷經這麼長的發展史
我覺得他們的品飲習慣不會是毫無根據
當個參考指標,倒也入門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