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語言是一種習慣一種認同
到過中國很多省份,很多地方都有所謂的地方方言
對外地人哪怕不是那麼標準也會用普通話溝通
但跟本地人對話時,會自動切換成他們當地的地方方言
最明顯的就是上海,上海人自己都大方承認身為上海人的優越感,
所以覺得說上海話與眾不同,普通話是跟化外之地的人說的
姑且不論其自身優越感的自信何來
但這就是一種自然而然會讓語言保留下來並自我成長的很大因素
然而在台灣,經歷了民國47年KMT黨國一體時的 "說國語運動”
不斷灌輸說國語才是正確、不會被處罰並且是社會階級的劃分,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台灣,
讓原本的臺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國語之外的語言不停被扼殺。
延續至今不可諱言可以發現說臺語的區域、群體是有所區隔的
而要恢復說臺語或客家話亦或是原住民語也並非是有個電視台就有用,
畢竟節目不吸引人年輕族群根本不會看,更謬論去學了!
而有趣有水準的節目也不該被侷限在特定的電視台。
而是要讓它生活化,暴露在現在年輕人會接觸的媒體中,
讓年輕一代重拾對臺語的認同感,覺得說臺語是很光榮很驕傲很自然的習慣。
當然,這跟家庭組成也有直接關係,
外省家庭你要他說臺語也有點強人所難,聽得懂就很難得了
而本省家庭老一輩臺語的程度不用擔心,而年輕世代基本上連公視台語新聞、
民視、三立臺語八點檔都不看了怎麼可以去看臺語電視台
還不如多輔導贊助如最近很紅的花甲男孩轉大人(魚仔、明仔載)
讓台灣越多這種"真正"能吸引年輕人的戲劇及創作
流於形式的推廣只是浪費人力、金錢、資源及熱情
其實!在國外,聽到臺語比聽到國語還有親切感。
語言就是越多人願意使用,就越會存活
從你我自身開始,跟朋友、跟親人說臺語就是最好推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