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kucuh (tku's cuh)》之銘言:
: ※ 引述《KingMaggot (11)》之銘言:
: : 標題: [新聞] 陸蝴蝶蘭出口美國 成台灣競爭對手
: : 噓 nerevian: 哪寫臺灣教的? 06/22 14:55
: 早幾年就有的新聞。
: 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1280.html
: 2005/10
: 根據中華盆花發展協會最新的產銷調查,76%的受訪蘭園認為大陸是台灣最大的威脅,這
: 個憂慮不是沒有道理。「大陸對台商很優惠,政府幫你蓋溫室,土地租金打折,補助電費
: ,招商會供你吃、住,如果台商付不起租金,還可以拿蘭花抵換,」台大蘭園總經理賴本
: 智說。
F大的舊文 兩年就可以把台灣蘭花多年成果打趴在地上
感恩KMT 讚嘆KMT
Fant1408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50098240.A.8F5.html
標題[爆卦] 那些被高家送去中國的台灣農產品種
時間Mon Dec 14 21:03:56 2015
先前我在 <[爆卦] 高家的中國生意大揭密!>文章中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49754660.A.A2E.html
就有略為提到21世紀基金會執行長孫明賢在中國的農業事業
孫明賢是前農委會主委 現在則是中國農業部設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官方顧問
今天要來更仔細介紹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賣了多少台灣農業技術到中國去
各位看了絕對會毛骨悚然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30-taiwan-fruit-political/
《水果政治學》書摘
兩岸水果買辦是如何練成的?
背景:除了「台灣農產品展銷會」,2006年中方也規劃了「台灣農民創業園」, 吸引台
灣農民將農業新科技帶往中國大陸生產。而鎖定對象之一,就是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
岳父高育仁。
當對農民統戰成為重中之重又不能言說的戰略標的時,規劃這樣的農民創業園區,至少在
當時,仍然達到了媒體宣傳的效果。在農業部台辦持續與台灣省農會交朋友的同時,有另
一個管道出現了,那就是台灣省議會前議長高育仁一手創立的「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農業部台辦找上了基金會,一拍即合下高育仁找來了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擔任中國大陸「
台灣農民創業園」的總顧問,拉着他兩位愛徒:黃泮宮、陳保基一起加入。前者有西瓜博
士的美譽,曾任省府農林廳副廳長,後者是基金會擔任農業中心召集人的畜牧博士,其任
職農委會畜牧處長時因口蹄疫事件黯然下台,後轉任台大農學院院長;馬英九任期的幾次
內閣改組,陳保基幾度與農委會主委擦身而過,終於在2012年2月隨陳冲內閣上任,如願
接任農委會主委。
孫明賢帶着陳保基、黃泮宮兩個博士專家,到農業部規劃的25個台灣農民創業園,深入考
察,提供建言;最後,黃泮宮還留在江南長三角一帶,實際耕作台灣品種的哈密瓜,以進
軍上海市場為目標。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的大力相挺,引來扁政府國安單位的高度關注,對前農委會主委深入中
國大陸各地,是否涉有「農業技術外流」的敏感問題。阿扁第二任期因涉入弊案自顧不暇
,即使媒體在頭版大肆抨擊此事,但最後仍不了了之。馬政府上台後,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在這樣的關係基礎上,最後還與台灣省農會,共同促成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基層農業鄉鎮的
「結對子工程」。
2012年總統選舉前夕,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在兩岸農業交流的重要性,已不亞於台灣省農會
,兩者可說是平起平坐。爾後,高育仁也以此基金會為平台,在馬上台後開闢另一條兩岸
溝通橋樑,以促成兩岸政治對話為職志,於上海舉辦了「兩岸和平論壇」;這是後話,當
然也不在本書的討論範疇之內了。
至於被《自由時報》大肆批判的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確實獲得中國大陸農業部門的高度
尊重。類似農業專業背景,又具有政治人物身份的,還有親民黨前不分區立委蔡勝佳,也
一度希望促成台灣休閒農業產業的西進,但最後都未能移轉成功。
凡是有農業背景的藍、綠政治人物,在2008年馬英九上台執政之前,都是對岸農業對口單
位,要積極接觸的炙手可熱對象。
這裡先透露了兩個消息
第一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的合作對口對象
就是中國農業部!
第二 主要參與者中 一位是前農委會主委 另一位後來在馬政府任內當農委會主委
大家接下來看到那些被賣到中國的滿滿台灣優良農產品種
也不需要太意外了
http://hk.epochtimes.com/b5/9/6/17/101442.htm
大陸仿品盛 台正貨吃虧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台灣辛苦培育經營出像毛豆、蝴蝶蘭等獲利豐厚的外銷
農產品,如今中國蝴蝶蘭已搶走台灣在美國的6成市場佔有率,台灣毛豆在日本的市場,
也由原本的獨佔市場跌落僅剩2成市佔率。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494224
軟硬體建設及融資等優惠措施,吸引台灣的技術、人才、品種與資金前往中國各地成立。
二○○八年五月全中國僅八處,前年底增為二十處、去年底為二十五處。其中福建的「漳
平永福台灣農民創業園」,更宣稱要建設成為「中國阿里山」。福建省農業廳前天又宣布
,正積極爭取新增三個國家級創業園。
農委會去年十一月到中國考察台灣農民創業園,今年二月完成出國報告,嚴肅指出:「台
灣農民創業園區有步驟地引進台灣農業優良品種、人才、技術,促進本身傳統農業的升級
與轉型。」
根據該份報告,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內其他小、中、大苗及蘭園管理技術均源自
台灣」,「栽培作物以金鑽鳳梨、黑珍珠及香水蓮霧、荔枝、筆柿、紅肉火龍果、鳳梨釋
迦、紅龍楊桃、愛文、玉文、金煌芒果等作物為主,目前主力為火龍果」。
至於烏龍茶,「茶葉品種與製造技術已經全面(全套)外流;部分茶葉透過轉口越南、小
三通以及貨櫃夾帶流入台灣」,甚至連「包裝資材也來自台灣」。
台灣蘭花方面,「當地積極接洽我學術研究單位,企圖引進台灣蘭花研究單位」。
前官員主導交流 種苗挾帶出口
報告強調:「台灣農民創業園氣候條件與台灣相似,發展項目重疊性高,與台灣競爭性較
高。」不僅國際市場多了競爭對手,連中國市場都受到「台灣品種」價格競爭,如海南種
植鳳梨原為「開英種」,後來台商引進香水、牛奶、蘋果、金鑽等台灣鳳梨品種後,就以
台灣水果名義在中國販售。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指出,連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現任政府捐助亞蔬中心的理事長,
都可以擔任「台灣農民創業園」的總顧問,政府也放任不管,種苗和技術外流的氾濫也可
以想像,尤其種子放進口袋,種苗切一切塞進皮箱,很容易就攜帶出境。
郭華仁說,去年六月底兩岸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其中只保護新品種,對於
已經超過四到六年的品種,不能申請保護,協議簽署至今一年,中國沒有受理任何一件台
灣植物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