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導正社會觀感 刑警禁說毒品市價
〔記者吳政峰、邱俊福/台北報導〕刑事局為了避免社會觀感不佳,日前通令轄下各刑事
單位,查獲毒品後,對外不得透露其市價或技術,應改以可供多少人施用為主,令不少刑
警摸不著頭緒,直言若改成「可供30萬人施用」,觀感會比較好嗎?刑事局回應,這是行
政院下達的指示,必須配合。
新聞常見警方查獲毒品市價逾億元,刑事局為了避免民眾誤認毒品地下經濟猖獗,7月初
下達指示,要求各刑事單位一旦查獲數量龐大的毒品,不可主動揭露總市值。
同時,刑事局為導正視聽,也禁止同仁透露毒品的製程技術有多好,原因是避免社會觀感
差,誤認台灣是毒品輸出國。
新制實施後,保三總隊刑警大隊7日分在基隆與台中查獲巨量K他命,12日的新聞稿上寫著
「本次總計查獲三級毒品愷(K)他命130公斤,可供『30萬人吸食』,嚴重戕害國人身心
健康」,不少刑警看了莞爾一笑,懷疑這樣就會讓社會觀感變好?
刑事局對此回應,日前與行政院長官開會時,高層認為新聞動輒出現毒品市價高、技術佳
,暗喻地下經濟蓬勃,台灣宛如毒品走私輸出國,警方應從消息源頭就開始管控,最後受
眾接到訊息時,觀感才較佳。
刑事局也表示,雖然禁止刑事單位主動揭露市價與技術,但禁令僅限警界,未要求其他單
位不可詢問或報導。
26歲護士盧彥妤認為,毒品市值3億元跟可供30萬人吸食感受差不多,畢竟大家都知道吸
毒須耗費大量金錢,而吸毒引發的社會問題,才是社會觀感不佳的主因。
23歲政大畢業生陳億霖表示,乍聽到毒品3億元,確實會有高風險高報酬的想法,但不會
聯想到地下經濟猖獗,若聽到可供30萬人吸食,感覺詭異,彷彿把毒品當糧食,建議改成
「可避免30萬人沾染」較中性。
一名刑警表示,緝毒程序繁雜,從蒐集情資、上線監聽、尾隨跟監、撒線佈網、收網逮人
等,曠日費時,好不容易查獲毒品,要讓民眾得知緝毒成效,最有感的方式就是呈現市值
;面對新制度,他解釋「或許長官的高度和我們不一樣」!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133262